锂离子电池产业趋势分析

2018-12-03      895 次浏览

2016年,在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首破千亿元,产量78.4亿只再创新高,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比亚迪首次跻身全球前四。


作为最大的生产国和最重要的应用市场,我国在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稳步调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进一步趋稳,动力电池将在未来驱动我国锂离子电池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趋势一: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中国优势有望扩大


2017年,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市场增速放缓。消费产品方面,全球手机产量增速将进一步降至5%左右,而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产量还将延续下滑态势,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新兴产品增速较快但规模小;动力产品方面,全球电动汽车产量将突破120万辆,增幅较2016年有所下降,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


在此带动下,预计2017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超过420亿美元,保持平稳增长,增速较2016年下滑4个百分点。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继续推动下,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达到65万辆,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而随着中国消费电子产品企业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消费产品市场占比稳步提高,中国锂离子电池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预计2017年中国在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比将达到43%,较2016年提高3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与日韩的距离。


趋势二:动力电池引领增长,市场占比将超60%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市场占比到达了52%,对2016年锂离子电池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0%。


2017年,由于国产手机品牌已经基本占据了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开拓难度加大,我国手机产量将不复2016年20%左右的增长速度,预计增速将降至10%左右;智能手机对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销量的影响进一步减弱,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产量降幅将继续收窄,但仍然保持下滑态势,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其他消费类产品有望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整体规模偏小,总体来看,2017年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将保持3%左右的低速增长。


在国家财政补贴的强力推动下,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扩大至65万辆,同比增长25%,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的市场有望到达500万辆,加上动力工具等领域,2017年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GWh,同比增长30%左右。综合来看,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将引领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增长,其占比有望突破60%,动力电池对拉动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90%。


趋势三:补贴力度快速下降,新能源汽车增速走低


2016年年末,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变化不大,仅按照补贴既定退坡机制下降20%,新能源客车补贴退坡幅度较大,达到40%以上。电池补贴的大幅度退坡远远高于之前的市场预计,且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与此同时,上海、深圳、天津、北京等新能源汽车推广步伐较快的城市也出台了后续的补贴方案,地方补贴金额不再是比照国家补贴的1∶1,而是低于国家补贴,而且随着时间推进这一比例逐渐趋低。如天津出台的《关于印发天津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地方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就规定,2016年~2020年,每一年度新能源乘用车和专用车地方补助标准,分别按照国家补助标准的100%、70%、60%、50%、40%执行。


由此可见,从2017年开始,国家和地方财政给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大幅削减,将明显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预计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在65万辆左右,增速进一步下滑至25%,较2016年下降11个百分点。


趋势四:新技术加速应用,颠覆性产品可期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各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新能源、特种等领域逐步推广,各国以及各大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支持力度。与此同时,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不断完善,与锂离子电池研发加速融合,锂离子电池产业创新速度加快,各种产品相继问世并投放市场,噱头十足。如华为的高温长寿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东旭集团的“烯王”、中国科学院研发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当前,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大企业纷纷瞄准特定市场需求研发针对性的新产品,实行错位竞争策略,以期抢占锂离子电池市场。未来,随着各类新技术持续进步,包括硅碳复合材料、固态电解质等在内的新型材料有望在锂离子电池上面广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特殊环境等特定应用领域将有可能出现新的颠覆性锂离子电池产品。


趋势五:锂离子电池性能受限,新电池技术商用尚需时日


随着锂离子电池广泛用于智能终端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比能量不高、充电时间长、易起火等性能弱点不断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受制于现有体系架构以及关键正极材料影响,现有体系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基本上难以突破300Wh/kg,现有体系的锂离子电池性能很难满足未来动力电池的需求,新型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迫在眉睫。


当前,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铝-石墨双离子电池、锂陶瓷电池、新型锂氧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按照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要大规模应用推广至少需要10年以上时间。


考虑到电池的安全性因素,需要验证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对于部分逐渐成熟的技术,如双碳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等,生产工艺并未成熟,并且核心技术掌握在一两家企业手上,产量有限且价格偏贵,难以在近期实现规模化应用。至于超级电容器、氢燃料电池和锌、锂金属燃料电池等已经开始小规模生产的技术,价格较高,市场接受需要一段时间。


趋势六:动力电池政策突变,产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2016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正式就《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广泛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此文一出,立刻在锂离子电池产业界引起了极大关注。《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在2015年发布实施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基础上大幅提高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年产能指标要求,由原先的0.2GWh/年提升至8GWh/年。


目前,我国能达到这一要求的企业屈指可数。尽管还只是征求意见稿,最终公布实施时产能要求不一定是8GWh/年,很有可能比这一数字要低。但其实施结果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只有几家企业符合条件,有市场,供不应求,其他大量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没有市场,难以生存;另一种就是门槛降低同时大家都扩产,符合条件的企业达到30家以上,动力电池产能大幅提升,供需失衡加剧。


当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行业正处于转折的关键阶段,不管出现哪一种结果,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格局都将可能面临重大调整。


趋势七:骨干企业优势巩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增长,但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10位动力电池供应商市场占比由2015年的不到70%攀升至2016年的82%。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井喷式增长使得动力电池行业众多企业普遍受益,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则更多让少数企业获利,骨干企业的优势逐渐建立。


比亚迪、CATL、沃特玛、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等骨干企业都通过股市、融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在2015年扩产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能,投资金额均在30亿元以上。而众多中小型动力电池企业尽管也在投资扩产,但投资金额有限。由于骨干企业在品牌、影响力、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其产能扩张速度快且有良好的市场基础,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而众多中小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要想打入新能源汽车厂商采购体系,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较长时间开展验证。


因此,预计2017年骨干企业的领先优势将继续巩固,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有率会进一步提升,前10名供应商的市场占比将超过87%,较2016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趋势八:规范条件正式实施,作用有待市场检验


2015年9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正式发布实施,经过上报、审批、核查等程序,第一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告名单已于2017年发布。之所以经历了一年多,主要在于上报的企业数量多、涵盖了关键材料、锂离子电池多个细分领域,为了确保第一批公告名单的准确性,现场核查花费了很多时间。


尽管第一批名单公布,在当前动力电池市场火热的情形下,《规范条件》实施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尚未可知。比照《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实施情况,《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发布了5批名单,基本上囊括了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要企业,由于只有产能要求而缺乏具体技术指标,加速了产能增长,对于规范行业发展并未起到明显作用。《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尽管设置了技术指标,但要求并不高,70%以上企业都能达到。目前,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上下游企业超过400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实施能发挥多大作用,还有待市场检验。


趋势九:新增产能相继释放,产能过剩危机凸显


随着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以及大量社会资本的涌入,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产能规划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大跃进”。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规划产能达到了110~130GWh,以5成的产能利用率计算,2016年产量将达到55~65GWh。按2016年电动汽车产量51.7万辆计算,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在20GWh左右,再加上锂电自行车、电动工具等领域,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约为23GWh。


市场需求量明显低于预期产能,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2016年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超过700亿元(合同金额)投资金额到2017年基本建成投产,加上2016年部分企业已经建设投产,将在2017年进一步释放产能,预计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200GWh/年。


而2017年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增长有限,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使得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不如预期,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危机将开始凸显。由于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配套材料在过去一两年中也在积极扩产,2017年产能也将快速增长,动力电池产能过剩还将通过传导使得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供需失衡。


趋势十:投资力度明显减弱,金融市场趋于平稳


2015~2016年两年间,锂离子电池领域投资超过2000亿元,企业投资热情非常高,金融市场十分火热:


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力度很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动力电池需求量高,迫切需要投资来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动力电池的利润率很高,超过了50%,非常适合投资,包括众多上市公司在内的各方投资者通过收购、投资等各种手段纷纷涉足其中。而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势头不再,发展回复到常态,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增长预期明显下降,加上现有产能足够满足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投资动力明显不足。


另外,2017年动力电池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将加剧市场竞争态势,部分企业为了争取订单将会采取降价方式,行业整体利润率将出现明显下降,投资回报率也将随之下滑。另外,2016年的投资也没有完全落地,2017年还需要市场消化。


综合来看,2017年锂离子电池行业投资热情显著消退,投资力度将明显减弱,预计全行业投资额不超过500亿元,金融市场将趋于平稳,企业融资、并购数量大幅减少。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