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研究负责人、复旦大学副教授王永刚说,现有商业化电池的电极材料或电解液都含有对环境不友好甚至是有毒的物质,因此他们在设计上着眼于选择低毒、环保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
复旦大学研究团队设计的电池正极是含有碘离子的中性水溶液,负极为固体有机聚合物聚酰亚胺电极,电解液为含有锂离子或钠离子的中性水溶液。
研究负责人说,和现有电池相比,该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更小。由于传统可充电池正负极都是固体,传统液流电池正负极都是液态溶液,因此这是一种介于传统可充电池和传统液流电池之间的新型电池体系。
该电池还具有工作效率高、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在大电流充放的条件下,该电池可以循环使用5万次。
但研究负责人也表示,该电池的缺点是能量密度有限,因此仅适用于大型储能装置,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并不适用于现有的移动电子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
同时还表示,该电池尚处于概念性的学术研究阶段,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距离,今后需对这一电池进行进一步的学术和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