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塔“抱团”应对电池退役潮

2018-11-27      1234 次浏览

在逐渐扩大的新能源汽车体系背后,新玩家正不断进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据悉,多数动力电池的使用期限在3~5年之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动力电池的退役潮将至。


据国金证券发布的《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测算,到2020年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25Gwh,报废量将达到32.2Gwh,约50万吨;到2023年,报废量将达到101Gwh,约116万吨。


今年10月31日,中国铁塔与一汽、东风、比亚迪等11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签订了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合作意向书。《中国经营报》记者就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布局和盈利前景等问题发函至中国铁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业务仍在试点阶段,暂不方便接受采访。


一方面是汹涌而至的电池退役潮,另一方面是刚刚起步发展的电池回收行业。从回收主体确定、回收渠道建设以及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还面临着种种考验。


电池回收企业“抱团特种”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11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18年10月份国内汽车产销数据,10月销量为13.8万辆,同比增长51.0%,环比增长13.7%;2018年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86.0万辆,同比增长75.6%。


与此同时,在2013~2015年生产使用的动力电池正逐渐达到报废标准,并逐步流向市场,如何妥善回收使用成为关键问题。


真理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表示,2020年动力电池报废回收将迎来大规模增长期,这也是目前车企、电池企业、原材料回收企业纷纷进军电池回收市场的原因,为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兼顾经济效益,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以梯次利用和报废拆解两种方式为主。


动力电动拆解回收的经济效益来自于其中的原材料,主要为钴、镍及碳酸锂/氢氧化锂中有相当价值的金属。上述《报告》预计,从废旧动力锂电池中回收钴、镍、锰、锂、铁和铝等金属所创造的市场规模将会在2018年开始爆发,达到52亿元,2020年达到136亿元,2023年将超过300亿元。


由于未来收益可观,目前不少企业开始提前布局。中国铁塔副总经理高步文曾公开表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铁塔将消纳全国电动车的退役动力电池。中国铁塔全国基站电池总量为超过40GWh,到2020年累计退役动力电池13.79GWh,如果再加上储能,中国铁塔的需求可以消化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


据中国铁塔方面介绍,根据与车企签订的协议,未来中国铁塔将会利用自身及代维等合作单位资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等合作伙伴提供退役电池回收网点支撑服务,负责整个回收体系的运营、人员、管理、物流、仓储等工作。


此外,电池企业、整车厂也加快了布局的速度。今年3月份,上汽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计划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5月格林美与北汽鹏龙战略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动力回收体系;5月国轩高科牵手巡鹰系能源攻坚锂电回收利用等。


墨柯认为:“目前企业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并不算早,但整个行业的前景仍未完全明朗,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还未出现,而企业之所以抱团合作,也是因为目前电池回收行业还处于一个共同探索的阶段,抱团探索有利于降低各自的成本,同时加快进程。”


收益受原材料价格影响


根据有关数据,我国废旧动力电池规模将在2018年突破30万吨,2020年突破50万吨。由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较低。据统计,2015年报废动力电池数量累计为2万~4万吨,但对应的回收率仅为2%。2016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数量不足1万吨,回收率不到20%。


今年7月份,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经研究,确定京津冀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20个省市地区及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为试点地区和企业。目前部分车企,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已公布了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


“现阶段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是两大热门的工艺,在未来3年,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价值有望在梯次利用得到体现,而三元电池主要以拆解回收为主。”但墨柯进一步指出,由于2014年前电池工艺水平不高,一致性差,且缺乏相关标准,极大地增加了回收成本,现在进行回收经济效益不明显。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