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电池的回收分析

2018-11-27      958 次浏览

第一批电动汽车运行已经超过20万公里,从电池的使用寿命来看,这意味着部分动力电池开始进入报废期。报废期的到来也给电池回收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据了解,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从2018年开始爆发,预计2018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超五十亿元规模,到2020年至2023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36亿-311亿元。

电池回收蓝海初现

动力电池性能会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而衰减,当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动力电池就不适于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两种方式。梯次利用是指将退役的动力电池,运用在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发挥再利用价值。而当电池无法进行梯次利用时,则需要进行拆解回收,即是对已经报废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和回收其中的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目前电池回收利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回收率低。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规模扩大,我国将在未来迎来电池“报废潮”,2015年报废动力电池累计为2万-4万吨,但对应的电池回收率仅为2%。

2、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目前存在专业性不强、安全性差、入行门槛低、拆解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3、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体系来规范化电池回收利用。

▌政策密集出台电池回收将迎风口

今年以来,电池回收利用受到了市场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政策也在紧锣密鼓地在谋划,以让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健康地发展起来。

工信部辛国斌在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专题汇报会上提出,要尽快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重点推进试点工作,形成较为成熟的回收利用体系。

从去年12月至今,工信部陆续出台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等相关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和标准,填补了在电池回收利用法规的空白,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此外,为加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工信部计划近期牵头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并部署在全国启动试点。尽管目前的政策法规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但由近来的动态来看,相关政策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之中,相信不久的未来将会形成科学、完善的行业规范和标准。

政策的频频发布,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对废旧电池回收方面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在市场需求及政策引导的双重影响之下,电池回收有望站上风口。

电池回收蓝海初现

▌行业巨头闻风而入

面对超五十亿元规模如此庞大的市场,加上政策法规建设开始加快步伐,对市场变化敏感的企业也开始纷纷进入这个此前不被看好的行业。

2018年1月4日,中国铁塔公司在京与重庆长安、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等16家新能源企业,签约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此次合作在国内可谓是里程碑式的合作。它加强了与汽车制造、电池生产、公交运输、回收利用等行业骨干企业合作,有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促进产业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闭环。

这些大型企业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布局,对企业而言,有利于其建立健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体系,形成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的完整闭环,切实提升他们在锂电池材料项目建设及运营能力。而对整个回收行业而言,大企业的动态对行业内其他企业将起到引导作用,不久将来,其他企业或将跟随大流,陆续展开对电池回收利用的布局。

放眼国外企业,对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呢?

首先,斯特劳贝尔在电池回收方式上坚持采用拆解回收原材料的方式。因为在他们对电池生命周期的反复研究中发现,对电池的二次利用既不具备经济效益,同时也没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其次,这个新公司定位于做原材料的回收、再制造和二次利用,这正是斯特劳贝尔最推崇的电池回收的路径。这个项目独立于特斯拉品牌而存在,也不是特斯拉业务的充分补充,这个项目的意义将可能是脱离特斯拉品牌,面向全行业的电池回收利用。这比单一服务特斯拉的电池回收意义重要多了。

▌担忧!巨头切入,会否导致“马太效应”吗?

2018年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元年,从众多企业动态看出,锂电的回收利用受到业内前所未有的重视。锂电回收利用意义在于使锂等资源得以回收和循环利用。

锂电巨头向下游延伸业务,分切锂电回收的蛋糕,这无疑会进一步增强其锂资源的获取能力,在锂电池大规模退役的背景下,废旧电池回收的锂资源会十分可观。赣锋锂业、天齐锂业、鹏辉能源等巨头切入锂电回收领域,这不禁让人疑问,这是否会引起“马太效应”?——握有优质锂资源的电池材料巨头,拥有了锂电回收的资源渠道,锂资源领域或将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

到底会不会引起“马太效应”,导致形成寡头市场呢?小编认为,在短期内,国内率先进入电池回收利用这个细分市场的几家大企业将获得“笨鸟先飞早入林”的优势,这些企业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从长远来看,这片百亿蓝海里面的螃蟹恐怕也不是这几家企业能吃得下的。而且其他企业和资本闻到螃蟹的香味,自然也要凑上去一起抢食。因此,短期马太效应明显,长期或将形成“百家争鸣”的市场格局。

▌总结

国家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已从政策和法规方面进行完善,让市场可以规范化地运作起来。在目前市场和政策背景下,国内外众多巨头企业已进入这片市场蓝海,通过整合汽车企业、电池生产企业以及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等多方资源,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渠道,进行废弃电池拆解技术储备,打造产业链闭环,从正极到电芯到整车系统到梯次利用再到原材料回收,以此来降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这是未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要举措,将为实现我国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