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安全追问

2018-11-18      1116 次浏览

近日,记者主要就电池安全问题采访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姜银珠老师。


锂电池短路可致爆炸起火


电瓶车锂电池会不会爆炸?此次事故中起火的小龟究竟是电池爆炸起火还是直接起火?这些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争议。


姜老师表示:“这跟锂电池内部短路的情况有关系,它可能是有爆炸情况的。”用通俗的话解释,爆炸是一个泄压的过程:电池内部是一个密闭空间,短路发生后,空间内温度快速上升,电池中的电解液受热变成气体,气体受热急剧膨胀,空间内压力过大就会发生爆炸,而高温会导致可燃电解液的燃烧。也就是说,即使锂电池没有质量问题,电线短路后也可能导致爆炸。爆炸后,电池内有一个复燃的过程,还可能出现火花熄灭后再爆炸的情况。因此,锂电池第一次爆炸后,危险仍然存在。


“这也是人们处理火灾现场时的一道难题。”老师说,锂电池内部的反应在持续发生,灭火人员无法从外部干预,“普通的干粉灭火器对这种事故处理效果不好,高压水龙头可能会好一点。目前,国际上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去控制火势,很多情况下只能干等电池内部燃烧完。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根据事故现场的残骸图,老师认为此次事故可能是由于电线短路引起电池爆炸后燃烧造成的。


对于周边店主多次提到的“锂电池比铅酸电池更不安全”的说法,姜老师肯定:“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姜老师从锂电池的内部结构入手,向我们解释了电池安全事故发生的原理。电池由正级、电解液、负极、中间的隔膜四部分构成。不同种类电池电解液不同,锂电池的电解液大多是非常易燃且能直接点燃的有机溶剂。隔膜是一个有机易燃的聚合物的材料,其作用是隔绝正负极。当电池的内部发生了短路,即电池内部正负极直接接触后就会持续急剧发热,大量热能快速将电解液引燃。


虽然正负极中间有一层隔膜,但即便是耐高温材料制成的隔膜也无法承受两三百度的高温。因此,当环境温度超过一定的范围后,隔膜耐热功能削弱,材料软化,电池内部容易短路。即便事故之初短路规模极小,时间一久电线仍会出现整体短路,如前文原理所述,最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物质蕴藏的能量越多,它的安全风险也会越大。传统电动车电池有铅酸电池、铅炭电池等,化学稳定性好,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小;而相同体积的锂电池中蕴含的能量更多,安全风险也高于铅酸等传统电池。


据姜老师介绍,目前学界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追求电池能量维度,增加续航里程,来对抗通常所说的“里程焦虑症”:电动车用户面临电量将耗尽时迫切寻找充电点的焦虑心理。提升续航能力的现实需求就要求单位质量电池具有更多能量,但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姜老师还提到:“不只电动车,国内外和锂电相关的储能电站都曾出现过这种问题。锂电池事故并不少见,所以现在学界和政府对这个问题也很重视。”


针对这种安全风险,使用电池管理系统是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案,这一系统能监测电池中的微短路情况以便及时断路。这个办法虽然无法解决问题根源,但的确能起到一定作用。在姜老师看来,虽然电池的高能量与低风险之间看起来是不可兼得的,但理论上还是会有很多办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能量密度。


锂电池的充电与更新


不少同学阅读前文后向记者提出疑问:“室内外充电有这么大区别吗?”其实充电过程的最后阶段才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如果充电的时间过长,首先锂电池会过热,导致软化问题,其次是会过充,即实际充电量大于充电限额。


锂电池的负极是石墨(一种碳材料),正级是一种氧化物,它的原理叫“摇椅电池”。姜老师解释道:“电池中的锂在充电的时候都往一边跑,放电的时候都往另一边跑,这个过程就像摇椅一样摇过来摇过去。充电的时候负极是不断在往里面注锂的,但如果充电过快,或者处于过充的状态,电池中的锂就可能单独沉积出来,继而戳破电池内的隔膜,将正负极导通。所以大部分电动车事故都发生在充电的时候。”


电池使用时间过长后,安全风险会变大,这时就需要更换电池。但到底隔多久要换一次电池?这由电池的性能决定。姜老师建议,当电池续航里程明显减少,例如原来能跑100公里现在却只能跑40公里的时候,同学们就应该考虑更换电池了。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