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还需氢能、生物质燃料等多领域协同

2018-11-05      969 次浏览

前言:转型初期最为常用的策略是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和规模,同时逐步淘汰诸如煤炭等化石能源,从而改变能源结构。此外,生物质燃料难以满足我们的能源需求,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氢能等合成燃料可能更为适用。另一方面,制取生物质燃料所需的原材料与农业生产的其它领域有重叠和冲突,而且涉及到土地利用、粮食生产等问题,在德国都很难解决。

为推动节能减排,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于2000年联合德国联邦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联邦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反应安全部,以及联邦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部,成立了以公司化模式运作的德国能源署。近日,德国能源署署长AndreasKulhmann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详述了德国能源转型方面的成绩和前景。

中国能源报:德国在能源转型方面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AndreasKulhmann:德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确实取得一些成果。随着发展不断深入,不同时间段需要采取不同的转型策略。转型初期最为常用的策略是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和规模,同时逐步淘汰诸如煤炭等化石能源,从而改变能源结构。

德国正在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场管理机制,通过建立良性运转的市场规则,确保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此外,德国还为能源转型建立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大量新产品、新企业以及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加入,为持续推进的能源转型做好储备。能源转型不仅是电力供应等能源本身的问题,多环节的能源需求要协同解决,这就需要在工业、供暖、交通等多个领域使用可再生、可持续的能源。

中国能源报:德国政府曾提出,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40%。目前看来,实现这一目标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AndreasKulhmann: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德国正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逐步淘汰化石能源。目前,在增加可再生能源方面,我们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工作,德国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已经超过35%。但减少煤炭使用十分复杂,这既关乎能源安全,又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产生很多相关联的社会问题。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市场系统,政府也需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降低社会风险。现在有很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这将是重要的解决方案。

其二,在交通领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德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特别是重型车增长迅速,但交通工具的“去碳化”在政策方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目前,关于交通用能低碳化的问题已经进入德国政府议程,我们也希望在这一领域和中国共同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中国能源报:除了交通领域,各类建筑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用能载体。德国在建筑用能方面是否面临类似问题?

AndreasKulhmann:的确,建筑用能问题在德国也日渐突出。提升建筑能效需要很多投资,而且涉及建筑标准、技术路线等许多复杂问题。例如,如果在楼宇中安装热泵,就需要在相关设备效率和整体运行效率上制定相应标准,如果使用氢能,就需要考虑如何节约成本。

中国在建筑用能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标准化的尝试,德国能源署在中国也有几个高效建筑的试点项目,希望通过中德合作来探索更具创新意义的节能方案。

中国能源报:2011年德国宣布将在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特种,目前“弃核”进展如何?是否遇到一些新的挑战?

AndreasKulhmann:“弃核”在德国已经成为共识,我们一定要淘汰核能。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核电成本已经超过了光伏发电和风电。目前,从经济性上来说建特种已非最好选择。长久而言,核废料的辐射危害不容忽视,到目前为止,在全球范围内也没有完全可靠的解决方法和工艺。

根据规划,到2022年,德国将不会再有核电厂,使用核电的风险和成本都太高了。在弃核后,德国会继续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在内的合成燃料。

中国能源报:最近有消息称,德国将弃用以乙醇汽油为代表的生物质燃料。主要原因有哪些?

AndreasKulhmann:不可否认,生物质燃料的确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选项。但到具体应用环节,还要取决于各国的环境,因地制宜。在德国,推广生物质燃料的确存在困难。

一方面,德国生物质原料来源有限,加之人口密集,生物质燃料难以满足我们的能源需求,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氢能等合成燃料可能更为适用。另一方面,制取生物质燃料所需的原材料与农业生产的其它领域有重叠和冲突,而且涉及到土地利用、粮食生产等问题,在德国都很难解决。

不过,中国的国情与德国不同,中国土地面积广大,生物质原料来源丰富,生物质燃料在中国的发展潜力会比德国广阔。

中国能源报:目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平价上网。据了解,德国的电价水平一直较高,在平价上网方面德国作出了哪些尝试和努力?

AndreasKulhmann:德国的电价确实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德国早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成本比较高,我们有长达20年的担保支持计划,这对德国电力用户而言是很大的负担。

但对现在才开始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国家来说,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成本已经大大下降,在价格上已经拥有足够的竞争力。所以,当前使用可再生能源面临的已经不是成本问题,而是更为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能够适应未来30年发展的电力系统。现在我们已经在这些领域有所创新,在成本降低方面也有很多的发展机会。而且对于平价上网问题,我想强调的是,德国的价格体系、电网成本等都很透明。甚至一些在其他国家都没有公开的成本在德国都可以明确衡量和分配。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