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器电路由哪些元件组成

2018-10-16      4024 次浏览

电路主要是由电源、负载、导线、开关等元器件组成。控制电路的元件是开关。


1.正、负极板


分类及构成:极板分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均由栅架和填充在其上的活性物质构成。


铅蓄电池原理图


作用: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就是依靠极板上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颜色区分: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呈深棕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纯铅(Pb),呈青灰色。


栅架的作用:容纳活性物质并使极板成形。


极板组:为增大蓄电池的容量,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焊接,组成正、负极板组。


安装的特别要求:安装时正负极板相互嵌合,中间插入隔板。在每个单体电池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比正极板多一片。


2.隔板


作用:为了减小蓄电池的内阻和尺寸,蓄电池内部正负极板应尽可能地靠近;为了避免彼此接触而短路,正负极板之间要用隔板隔开。


材料要求:隔板材料应具有多孔性和渗透性,且化学性能要稳定,即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


材料:常用的隔板材料有木质隔板、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玻璃纤维和纸板等。


安装要求:安装时隔板上带沟槽的一面应面向正极板。


3.壳体


作用: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


材料:由耐酸、耐热、耐震、绝缘性好并且有一定力学性能的材料制成。


结构特点:壳体为整体式结构,壳体内部由间壁分隔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底部有突起的肋条以搁置极板组。肋条之间的空间用来积存脱落下来的活性物质,以防止在极板间造成短路,极板装入壳体后,上部用与壳体相同材料制成的电池盖密封。在电池盖上对应于每个单格的顶部都有一个加液孔,用于添加电解液和蒸馏水,也可用于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和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


4.电解液


作用:电解液在电能和化学能的转换过程即充电和放电的电化学反应中起离子间的导电作用并参与化学反应。


成分:它由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而其密度一般为1.24~1.30g/ml。


特别注意点:电解液的纯度是影响蓄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5.单体电池的串接方式


蓄电池一般都由3个或6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额定电压分别为6V或12V。


串接方式:单体电池的串接方式一般有传统外露式、穿壁式和跨越式三种方式。


这种连接方式工艺简单,但耗铅量多,连接电阻大,因而起动时电压降大、功率损耗也大,且易造成短路。


穿壁式连接方式:是在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间壁上打孔供连接条穿过,将两个单体电池的极板组极柱连焊在一起。


跨越式连接方式:在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间壁上边留有豁口,连接条通过豁口跨越间壁将两个单体电池的极板组极柱相连接,所有连接条均布置在整体盖的下面。


1、组成


蓄电池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纸)、铅钉、蓄电池壳体、盖、正极柱、负极柱、胶帽和电解液组成。


2、作用


2-1:极板极板分正负极两组。在充电状态时,正极板为二氧化铅(PbO2),呈棕褐色,负极板为纯铅(Pb),呈浅灰色,每一单电池的负极板多一块,即每一正极板在二负极板之间。


2-2:隔板(纸)为了防止正、负极板互相接触,造成内部短路自行放电。因此,在正、负极板之间装有隔板(纸),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用的是玻璃纤维隔板(纸),这种材料除起隔离作用外,还有吸收电解液的功效,并且不易被酸腐蚀。


2-3:铅钉铅钉可作为电流的通路,连接两单电池的正、负极。


2-4:蓄电池壳(盖)用硬橡胶(塑料)制成,用来置极板组和盛放电解液。


2-5:极柱有正、负极柱之分,主要用途是储放点的识别点。


2-6:电解液是纯硫酸和蒸馏水的混合物(稀硫酸)。


2-7:胶帽胶帽主要起密封和排放水蒸气的作用。


其他回答


实现铅酸蓄电池电化学反应完成的物质是三部分:正负极板和电解液,即电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三个物质,其中正负极板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物质(成为活性物质)分别是二氧化铅和海绵状纯铅,电解液为稀硫酸(即硫酸+纯水)。


为实现上述原理,配置了蓄电池槽(电池外壳),用于装电解液;隔板装于正负极板之间,既防止正负极板之间有物理接触短路,又必须可以保证电化学反应中粒子的通过;单个电池的额定电压只有2V,为满足用电器的电压需求,须将若干电池串联,所以有连接条。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