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国庆黄金周结束后首个工作日,位于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优美科长信项目现场逐渐恢复繁忙,厂房施工正在进行中。未来,这里将建立起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增长,汽车专用新能源电池需求随之水涨船高。由此,新能源电池产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并出台了发展方案。根据今年最新出台的《江门市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江门将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家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到2025年产值将超过800亿元。
打造新能源电池重点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已经连续3年在全球产销量排名第一,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的一半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飞速增长带动了新能源电池的生产。据悉,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
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017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制定出台《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部署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制定了相关的保障措施,加快提升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在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江门将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作为加快打造的产业集群之一,力争在新能源电池这一新兴产业上取得突破。据悉,江门市还成立了由政府和企业组成的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工作组,由副市长蔡德威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初步形成“统筹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今年4月,江门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江门市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该方案提出,江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将打造成集电池关键材料及零部件、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新体系电池、新能源电池高端制造装备、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等于一体的国家级生产基地、研发基地与装备制造基地。到2020年,江门要建成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形成区域级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产业集群,力争全市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到2025年,江门将依托新能源电池与整车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集聚,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做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打造规模大、效益好、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的国家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产值将超800亿元。
上游材料制造产业群初步形成
作为广东传统工业城市,江门在传统电池生产上有一定基础,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三七”品牌电池即为江门本地生产。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变更,传统电池生产企业逐步向新能源电池相关材料生产转型。此外,由于市场前景看好,不少外地资本也纷纷前来江门投资新能源电池相关产业。其中,2017年年底动工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优美科长信项目,由全球领先的科技材料公司比利时优美科与江门市长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高性能锂电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计划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核心产业基地,项目一期预计于2019年上半年投产。
根据江门市经信局提供的数据,2017年江门全市电池制造行业总产值接近5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优美科长信、科恒、芳源、龙世纪、荣炭等企业为核心的锂离子电池上游材料制造产业群,在上游原材料、上游电芯材料、电芯制造和PACK成组、电池制造装备等方面均有布局。
江门市智能装备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初介绍,广东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之一,仅动力电池生产量就占国内的60%。而江门则是全省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主要生产基地,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专用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7年,江门镍氢电池正极材料年产能占全国近50%,是国内镍氢电池正极材料最大的生产基地。
据悉,目前江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在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游,拥有生产企业20余家。其中,优美科长信、科恒股份、芳源环保等均为正极材料生产领域的龙头企业;荣炭电子、龙世纪分别生产负极材料、隔膜材料。
长期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晋琳琳,在今年6月份江门市经信局举办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培训班上分析,虽然江门在新能源电池产业上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但尚未形成做大做强的态势,“目前江门锂电池企业大多生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在电解液、电池电芯、电池管理系统等领域的生产布局仍存在缺失”。
力争向全产业链发展
为改变这一局面,《江门市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提出,江门将依托关键材料龙头企业带动,以及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牵引,从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生产向电池单体成组制造产业转型。到2025年,新能源电池高端制造装备产值规模超150亿元,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产值规模超300亿元,电池回收利用产值规模超50亿元,其它产业链配套与服务产值规模超100亿元。
在这一方案指导下,江门不少企业开始向产业链其它部分发力。新能源整车制造方面,江门市已引入东风汽车新能源整车项目。据悉,该项目主打目前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增速最快的物流车产品。鹤山东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杰民介绍:“我们今年计划生产1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需要用到1万台电池组,预计占全国新能源商用车电池需求总量的5%。”如此庞大的需求,足以吸引众多新能源电池企业到此落户,能够拉动整个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
在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全自动电芯装配线、全自动动力电池干燥线等产品源源不断地在流水线上运转。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行政中心经理马润鹏介绍:“我们现在生产的高端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生产设备高达15款,这些设备普遍具备模块化、全自动、无污染、高效率等优势。”作为江门近年来新引进的一家动力电池生产设备制造企业,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产值达到80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将超过2.5亿元。
除了新能源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外,江门企业也瞄准即将到来的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高峰期。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日前发布报告显示,进入2018年,最早批量使用的动力电池开始进入报废期。预计2018年全国将有7万吨动力电池退役,到2020年退役的动力电池将达到24.3万吨。业内人士表示,其中70%可梯次利用,30%需要报废回收利用。冯旭初建议,锰、钴、镍等动力电池原材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探索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与资源化利用,建设城市矿产资源,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希望大力支持江门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开展梯次利用、再利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应用。据悉,作为江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龙头企业之一的芳源环保,围绕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业务,与新三板挂牌企业贝特瑞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和以电动汽车为主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示范基地。此外,该公司近期还与法国威立雅接洽,拟承接比亚迪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利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