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2282-8-102可逆燃料电池电堆国际标准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牵头制订,该所俞红梅研究员将担任该项国际标准的召集人。日本东芝公司TsunejiKameda担任IEC62282-8-201可逆燃料电池系统的召集人。
可逆氢燃料电池是人类从碳能源为主的化石能源时代迈向氢能时代的起点,它实现了能源以氢气的形式进行存储和使用,有效解决了当前“风光弃电”和能源匮乏、环境保护等问题。而制定可逆氢燃料电池行业国际技术标准,对加快我国燃料电池技术与世界接轨,促进全球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6月25至27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燃料电池协会第13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来自中国、德国、日本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审议储能系统中可逆燃料电池电堆与系统的国际标准。经过三天的热烈讨论,通过了IEC62282-8-102、IEC62282-8-201两个草案。会议确定,IEC62282-8-102可逆燃料电池电堆国际标准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牵头制订,该所俞红梅研究员将担任该项国际标准的召集人。日本东芝公司TsunejiKameda担任IEC62282-8-201可逆燃料电池系统的召集人。各国专家还对草案中可逆氢燃料电池的电堆与系统技术标准的制定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内容涉及电池组件及其系统的命名、原理、评价等。
可逆氢燃料电池是是一项清洁的储能技术。它是将氢燃料电池和水电解制氢技术有机整合,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安全、环保等优势。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燃料电池的研究工作,是我国及国际上最早从事该项研究的单位之一。大连化物所科研团队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固体电解质水电解技术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并积极推动燃料电池与水电解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为推动我国燃料电池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是世界公认的权威性标准。该委员会每年在世界各地召开一百多次国际标准会议,全球近10万名专家都参与到IEC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