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动力电池优质企业,提前布局动力电池高端产能,加快与动力电池企业技术研发的协作与磨合,有利于稳健车企电动化步伐,实现产品设计与产能供应的同步,以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发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倒逼全球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截至目前全球至少27家车企宣布全面电动化,国际车企逐渐形成以大众、日产雷诺、特斯拉、通用为一线阵营,福特、宝马、丰田为二线阵营的新能源汽车格局。国内车企中,上汽自主、北汽新能源、吉利、比亚迪具备先发优势,后发车企如长城、广汽等也在加速布局。
市场方面,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仅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分别为41.3万辆和41.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4.9%和111.5%,业内人士表示全年产销规模有望超100万辆。全球电动车市场依旧在以较快速度增长,目前总销量已经达到760,000辆,同比去年激增69%。预计,2018年全年总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
传统燃油车被替代只是时间问题
除中国外,欧洲车企转型最为积极的阵营,2025年全线提供电动化选择。欧美各国将于2025-2030陆续禁售纯燃油车。在此压力下,欧洲车企将于2025年基本实现全线产品提供电动化选择。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大众、奥迪、宝马、奔驰等车企开始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车企能否掌握动力电池系统研发以及确保未来动力电池稳定大规模供应,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受此影响,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合作频繁,提前布局动力电池优质产能,加快与动力电池企业的协作磨合,同时也暴露出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不足,有着技术和品牌优势的优质动力电池企业日益受宠。
优质动力电池供应商遭哄抢
新能源汽车关键在于动力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车企加速与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合作。牵手动力电池优质企业,提前布局动力电池高端产能,加快与动力电池企业技术研发的协作与磨合,有利于稳健车企电动化步伐,实现产品设计与产能供应的同步,以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8月2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DaimlerAG(戴姆勒)签订了《供货合同》,合同签署生效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向戴姆勒提供零部件的供应。根据戴姆勒电动化计划,到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实现整体产品阵容的电动化,整个产品规划涵盖了50多款电动车在内的庞大产品阵容。
亿纬锂能成戴姆勒电池供应商
分析人士指出,亿纬锂能能够进入戴姆勒供应链体系,对亿纬锂能来说战略意义可谓重大,在高端软包领域实现由0到1的突破。在戴姆勒的背书之下,亿纬锂能有望快速开拓乘用车市场,实现三元方形、圆柱动力电池的突破。有利于亿纬锂能与中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在海外短兵相接,也有利于通过竞争促发展。
作为国内第二家突破进入海外一流整车厂供应链的企业。也说明了亿纬锂能的电池技术、电池性能、制造水平、公司管理体系已符合海外高端乘用车企的要求,证明了其电池的综合性能受到海外一流车企认可。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走出国门,进军海外有望打破长期以来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垄断地位,
如果说亿纬锂能属于后起之秀,那么宁德时代就属于炙手可热。新能源车市迎来爆发给动力电池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过去的7月,宁德时代从月初到月尾,可以说是好消息不断。宁德时代先后与东风汽车、华晨宝马、广汽集团、江铃集团等企业相继签约,达成战略合作。
宁德时代与江铃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而在此之前,宁德时代早已相继拿下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吉利集团、福汽集团、中车集团、东风集团、长安集团、宇通集团、蔚来汽车、宝马、大众和戴姆勒等订单,并与上汽成立电池合资公司。宁德时代还宣布,将在德国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来打造欧洲电池出海口。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在欧洲的第一步投资,我们选择了德国。我们希望将全球最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带到德国。通过在欧洲形成本土化动力电池供应能力,我们可以进一步贴近欧洲客户,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产品解决方案,更好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快速打开国际市场。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车企纷纷推出新能源发展规划并落地,车企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续航、性能也越来越高,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将直面强大的传统燃油车,性价比成为关键。
从目前整车与电池企业的合作方式来看,车企不再满足于寻求动力电池供应商这样的简单合作。通过共同出资建立合资公司、甚至直接入股达成深度绑定的合作关系,成为众多国内车企的优先选择。
这些因素促使车企加速谋求动力电池高端产能需求,并实现规模化供应。供应链体系的优化,有利于为整车成本降低做贡献。另外,动力电池行业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于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和成本控制三个方面。随着,宁德时代朋友圈不断扩大,产能再度提升,也有利于自身成本下降,竞争力再度提升。不过,服务众多车企也将考验宁德时代的产品配套及供应能力。
在宁德时代的步步紧逼下,比亚迪开放战略初见成效。近日,比亚迪在投资者活动关系表中称,目前东风已经是我们的客户,前不久也和长安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在谈的客户中包含了国内客户和海外客户。
比亚迪与长安汽车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比亚迪与长安汽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下游开展资本合作,联合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并在重庆联合成立一家动力电池合资公司,聚焦动力电池生产、销售等业务板块,产能按照10GWh规划。同时,双方还将充分利用并整合各自在平台、技术、管理、生产、营销方面的优势,联手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化平台,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传福表示,动力电池被喻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本次战略合作迈出了比亚迪动力电池对外供应的第一步,也是比亚迪开放供销体系的重要进展。可以看出,比亚迪的开放战略已初见成效。
动力电池未来走向何方?
在下游尤其是中国高端乘用车逐步放量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全球共振高增长,尤其中高端车型搭载的三元电池。2020年开始,各大车企将全面投放其全新纯电平台车型,继续推动新能源车市场扩张,预计带动全球新能源车三元电池需求呈现出快速的增长势头。
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0GWh,但总体产能利用率却只有40%,市场两极的分化非常明显。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高端优质产能供应不足,低端产能订货不足,生产经营困难,呈现出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未来,车企与优质动力电池企业频频牵手,高端产能进一步集中,动力电池圈层或面临固化,大者恒大,强者恒强。
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进入国际一流车企供应链的同时,特斯拉也宣布将在上海规划建设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超级工厂。随之而来的松下等日韩动力电池巨头再度开启抢夺中国市场大战,国内企业将面临国内国外双战场与日韩巨头竞争局面,技术领先与成本优势将成为决胜的关键。
特斯拉上海建厂签约仪式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进军海外,有望打破长期以来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垄断地位,中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短兵相接,也有利于通过竞争促发展,促使国内头部企业再上新台阶。然而除了产能、规模的挑战,在能量密度要求提升,补贴退坡的行业背景下,选择怎样的技术路线同样存在风险。
雷诺集团电动汽车项目副总裁EricFeunteun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有锂电池技术到2023、2024年可能会达到一定的极限,雷诺目前专注于固态电池的前瞻研究,认为这方向可能是未来的趋势。对于燃料电池等其他选择,雷诺和日产保持一致,并不将这些技术作为最优先的研究方向。
另外,丰田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又有进展近日,在密歇根发布了其最新一代的氢燃料电池卡车。相比去年4月推出的前型车型Alpha,新车增加了大约一半的续航里程,达到了300英里(约483公里)以上。相比之下,Alpha那200英里(约320公里)的续航里程就稍显竞争力不足。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钢认为,在世界范围内,高比能动力电池是当前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热点。现阶段除提升正极材料容量(例如全面应用811体系)之外,正极材料也是企业研发的重点。
高镍三元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流路线,但随着固态电池与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和规模应用取得突破,高镍三元将迎来强劲竞争对手,相较于高镍三元电池,固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更受国际车企青睐,部分车企深度布局,新竞赛已开启。未来高镍三元是否会陷入磷酸铁锂今日之尴尬境地,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