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进入中国前,刚结束原定三年的“日产复兴计划”。危机重重的日产提前一年“复活”,重焕生机。“180计划”紧跟着推出,1代表销售量增加100万辆,8代表利润率实现8%,0代表有息贷款数量——据日产透露,中国是该计划中重要的一环。
2002年,日产启动与东风高达168亿元的全面合资项目,正式进入中国。这一年,我国轿车、客车和货车的产量统统突破100万量,同比增长38.8%。中国的发展速度给日产留下了深刻印象——日产遇到了他的“东风”。
2003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简称“东风有限”),东风日产年销量65012辆;4年后,销量翻了4倍。5年后,产销规模突破100万,创造了行业最快达成速度;10年累积450万产销,再次刷新行业纪录。
2018年8月27日,一辆轩逸?纯电从花都工厂的生产线上缓缓驶下,宣告东风日产1000万辆整车产量达成。
2018年8月27日,在被誉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世界级母工厂”的花都工厂,第一辆轩逸?纯电从生产线上缓缓驶下,宣告东风日产1000万整车产量达成
从0到1000万辆,上汽大众用了30年,一汽-大众经历23年,上汽通用走了17年,东风日产仅花了15年。
在15年间,日产反复表达了一个观点:“谁能在中国成功,谁就能在全球成功。”
以中国速度追赶中国市场
在中国,日产入场稍晚,但很快显露出后来者居上之姿。从2003年到2007年,东风日产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在国内汽车合资企业中,这个速度是领先的。
在多家车企眼里,中国是具有巨大能量的新兴汽车市场,表现令人惊喜。东风日产判断,中国将会是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2009年,中国汽车第1000万辆下线,有专家预测“保守估计,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2000万辆”。然而仅仅四年后,中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000万辆,增速再次刷新全球记录,连续五年全球第一。
日产汽车在始于2017年度的六年中期经营计划中提出,要把2016年度仅为6.1%的全球份额到2022年度提高至8%。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针对能否达成这一数值目标表示,“取决于在中国的业务。”
早在2010年,日产就对媒体表示出“在中国实现10%市场份额”的信心。彼时,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日产全球第二大市场。截止2017年,东风日产销量约占东风汽车公司乘用车销量的三分之一;在日产汽车公司,中国市场的销量约为日产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
然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增速回落,其中,乘用车市场表现疲软是导致汽车市场整体增速大幅放缓的主要原因。但习惯了以中国速度追赶中国市场的东风日产,这次似乎要跑赢大盘面。
今年年初,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公布了新中期事业计划-“东风有限TRIPLEONE”,旨在未来5年公司销量目标增加100万辆。东风日产在该计划下面,也有自己的中期计划——五年后,东风日产能在合资品牌里成为综合实力前三,包括产品销量、品牌好感度、公司收益、经营质量、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等全方位评判。
在日产高管眼里,西川广人是位“强悍的领导”——“如果他设定了目标,他一定会不达目的不罢休。”
日产依旧对中国市场饱含信心,并期待中国市场的可持续稳定增长。毕竟盛衰荣辱,唇齿相依。早在2009年,就有媒体称,日产有两大武器,“中国”和“电动车”。
电动攻略
东风日产下线的第1000万辆整车是一辆纯电动车。西川广人认为,这意味着电动车是下一个“1000万辆”的起点。
轩逸?纯电是日产在中国生产的第一款纯电动车型
事实上,日产是最早对电动车进行研究的企业之一,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7年,日产汽车收购了东京电力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车TamaEV,打响了“电动化”的第一枪;上世纪70年代,日产在两座小型卡车EV4-P上搭载了轻量化车体、直流电机、刹车动能回收等技术,使其续航里程超过了300公里;EV4-P也是世界上第一辆进行碰撞测试的电动车;日产也开创了异步电动机的先河,而特斯拉使用该技术已是30年后的事了。
有着超过25年汽车电池研发制造经验的日产曾公开表达:“电池燃料技术是一项未来的技术,准备在这一领域投资的人将会在未来成为领头羊。”
2009年4月,日产与工信部、武汉市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协助工信部制定充电网络建设和维护标准,以及促进电动车普及的综合规划。同年11月,日产又分别于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电动车产业发展谅解备忘录。
2010年的北京车展上,数十辆新能源车齐齐亮相,但大都是概念车,真实采用纯电动技术且已经成为量产的车型大约只有日产的聆风。当时,聆风号称是世界上第一台可交付日常使用的零排放车辆。
如今,聆风是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之一,但一直未在国内上市。东风日产此次下线的轩逸?纯电与日产聆风系出同门,基因优势明显,核心技术一脉相承;作为日产在中国生产的第一款纯电动车,轩逸?纯电颇具战略意义,它进一步稳固了东风公司与日产汽车过去15年来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也表达了东风日产向智能化、电动化进击的决心与实力,更是承担了突破未来市场和销量的重任。
轩逸?纯电是个起点。东风有限计划导入日产技术,力争在3年内实现电动化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到2022年,东风有限将推出20款电动化车型,电动化汽车要贡献三成销量。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东风有限导入的技术中包括先进电池再生技术,减少环境污染之余,可以增加车辆回收价值,在生产系统实现节能减排。
在日产看来,发展电动车能缓解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电动车代表未来和希望,日产在占领中国电动车市场制高点上是有野心的。
强烈的存在感
2008年,北京交通拥堵时间为平均每天3.5小时,忍无可忍的北京开始试行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而当年开着新款天籁的驾驶者则能感受到一项新技术:通过导航台了解北京所有道路的交通流量和速度,知道是否堵塞。这比手机地图的实时路况功能早了约5年。
东风日产的目的是让每辆车在路上减少停留和行驶时间,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东风日产虽然拥有日产的技术,但同时也在根据中国市场的切实需求进行本土化自主研发。在某些领域,东风日产的开发、生产和品质都领先于日产公司,成为全球日产的标杆。东风日产的整车工厂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工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实现八年6冠,发动机工厂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工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实现5连冠。
“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市场有非常强的存在感。”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总裁内田诚先生对媒体表示,“我们的计划就是怎样及时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在西川广人的判断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不仅是指市场规模,产业发展也走在了前列,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的迅猛发展。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使用和推广电动汽车的领头人。
“我们需要非常聚焦中国市场,追赶或者领先于中国市场的需求。”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埃尔顿?谷硕先生举了个例子,今年6月,东风日产自主研发、主流合资车企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行+”车联系统发布,很多国家对该技术表示出兴趣,“特别是南美。”埃尔顿?谷硕补充道,“这样我们就能利用在中国已经实现的车联网技术推广到国外。”这让整个团队非常骄傲。据了解,该车联系统将在今年内完成东风日产全车系主力车型的搭载。
由轩逸?纯电开启的东风日产后千万时代,其野心也许并不限于“市场制高点”,而是瞄准了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技术革新的“智”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