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正极材料/隔膜市场解读

2018-09-06      2120 次浏览

近两年,特斯拉旋风来袭为陷入低迷的锂电产业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重燃了企业和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热情。政策层面不断超预期,下游需求提振,我们认为整个锂电产业链的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将会引领这一趋势。

电解液受益于上游扩产,关注进入日韩电芯体系标的

六氟磷酸锂在近两年的快速扩产,将利好下游锂电池电解液行业,使得电解液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或保持平稳。进入日韩电芯供应体系的标的,是投资的上佳之选。日韩是电芯供给的主力军,韩国厂商发展快速,日本动力电池实力雄厚。消费类电芯使用的原材料正在向国内转移,而电动车的大发展将带动配套原材料发展。

正极材料多元化,炭系仍主导负极材料

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呈现多样化,主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方向;高端材料被国外垄断,中低端竞争激烈,产品价格近年不断下滑,行业盈利不佳,重点关注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线丰富,进入主流电芯供应体系的生产商。负极材料技术非常成熟,生产集中度高,炭系占比很大,人造石墨受到动力电池需求的猛增而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虽然钛酸锂日益受到各大生产企业青睐,但我们认为未来几年炭系材料仍将主导市场。

隔膜:国产化趋势凸显,干法类隔膜先行

我们认为,隔膜的突破,将从干法开始,进入的市场,是中高端的动力电芯和使用干法隔膜的消费电芯。湿法将紧随干法,进入中高端市场;主要定位于,中高端的消费电芯和使用湿法隔膜的动力电芯。关注进入主流电芯企业的隔膜企业。

投资建议

推荐进入三星、LG供应链的电解液龙头企业新宙邦、江苏国泰;推荐国内干法隔膜领军企业沧州明珠,重点关注国内正负极材料龙头,同时布局电解液及隔膜的杉杉股份。

2014下半年锂离子电池市场预测

“2014年上半年,在电动汽车产量迅猛增长的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势头,上半年产量接近22亿只,锂离子电池进出口顺差达到6.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近10%和40%。”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研究员余雪松在近日召开的201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论坛中表示,展望下半年,在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电动汽车产量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需求将飞速增长,而单体电池容量逐步提高将推动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稳步增长。

会上发布了《201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上半年形势分析和下半年形势判断》报告,报告预计,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将达到55亿只,全年增速在15%左右,但行业竞争存在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市场稳步增长

2月,四部委公布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名单,同时降低了电动汽车补贴下调幅度。各试点城市纷纷出台实施细则,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极大地刺激了我国电动汽车市场。

报告显示,1-5月我国电动汽车产量达到14290辆,同比增长超过150%。电动汽车产量大涨带动动力锂电产量迅猛上扬,成为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1-5月,仅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电需求高达380MWh,同比增长近180%。赛迪智库预计,2014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量有望超过5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50%,带动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暴增至1290MW,同比增长近200%。

随着我国加大锂离子电池技术支持力度,我国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体系,2014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突破开始加速,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正极材料方面,天津大学成功研制高比能量氟化石墨烯锂电池正极材料,天津斯特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批量生产三元材料并投放市场,而洁神开发水溶性正极浆料分散剂将降低锂离子电池生产成本。隔膜方面,湖南中锂首条湿法隔膜生产线投产、南洋科技新锂电池隔膜可望四季度投产。

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我国锂离子电池发展开始加速,部分企业为了完善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资本运作,行业并购开始活跃。一是打通全产业链,实现上下游整合。比较典型的有万向先后收购美国的A123和菲斯科打造电动汽车全产业链。二是扩大规模,提升市场地位。较为突出的是天齐锂业拟收购银河锂业和泰利森股权。三是借机布局,涉足锂离子电池产业,如鑫科材料1.2亿元参股天津力神进军锂电。

除此之外,行业龙头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天津力神拟在武汉投60亿元建动力锂电项目,苏州及青岛动力锂电项目开工。其他领域企业也开始涉足动力锂电。瑞恒集团宣布携手神州巨电、华夏基业投资100亿元建设动力锂电池基地。跨国企业加大布局力度。三星SDI准备在西安投资6亿美元建设中国最大动力电池基地。

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厂商发布了上百款新产品,从公布的参数看,所用到的锂离子电池容量均在逐步增大。201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应用产品(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的产量仍将保持低速增长。综合来看,我国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201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有望达到55亿只。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半年的情况看,随着我国加大在关键材料和技术如隔膜、六氟磷酸锂、电源管理系统、动力电池成组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国产材料以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加快,在生产成本降低的同时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国产化配套能力,提升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预计2014年我国正极材料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六氟磷酸锂的自给率有望达到40%,隔膜自给率达到30%。

多渠道缓解压力

显然,由于供需压力、市场竞争激烈、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从整体情况来看仍面临巨大挑战。

第一,从2014年上半年以来的情况看,国内外企业均在加大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投资,同时一些现有企业也在扩大产能,我国动力锂电产能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14年将达到2000MWh。尽管国家十分重视也加大政策支持,地方也在积极出台措施,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价格偏高等问题,但一旦推广效果不如预期,动力锂电将面临较大的供需压力。

第二,进入2014年后,由于动力电池市场预期较好,锂离子电池价格基本保持平稳,但市场竞争依然十分激烈,我国企业盈利能力还有待提高。深圳比克2014财年上半年(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实现营收7404万美元,同比下降超过30%,尽管毛利率实现转正,但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当升科技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尽管亏损有所收窄,但依然高达1200万元。

第三,动力电池标准尚未统一。尽管上半年我国出台了不少锂离子电池的标准,如工信部印发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包括共计24项标准项目,但从整体看,在汽车动力电池方面,标准尚未统一,以致于各大企业产品五花八门,不同产品基本不能兼容。同时由于充电标准的不统一,而且每一个品牌的充电桩都采用各自的软硬件体系,给电动汽车充电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赛迪智库建议,要加快出台行业规范条件,保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全面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组织有关部门及行业机构共同研究制定《锂离子电池行业准入条件》,重点从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资源利用、安全要求等方面建立行业准入门槛,加大规范产业发展力度,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资源整合,防止产能盲目扩张和地区性盲目投资。

坚持扶优扶强策略,结合行业准入制度建设,引导财政、产业、金融、土地等资源向重点企业倾斜,加快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方式扩大优质的生产经营规模,引导企业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产业园区集聚,加强各配套环节和电池生产企业协作,实现集约化发展。

重视安全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安全机制,加强生产规范管理和技术研发创新,从源头减少产品危险因素。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及检测力度,建立健全长效安全监管机制。加快研究建立锂离子电池产品规范回收及再利用制度。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