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缘何积极布局动力锂电池回收赛道

2023-02-27      304 次浏览

九月二十三日,由蜂巢能源100%控股的藤青青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和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常青藤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在江西上饶正式启动,标志着蜂巢能源官宣进入电池回收领域。至此,CATL、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重要电池公司均已布局电池回收领域。


回收公司数量爆发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CATL就通过收购邦普循环发力动力锂电池回收领域;今年二月,中创新航和厦门金圆合资成立中创新航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布局电池回收等业务;今年四月,比亚迪成立台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由比亚迪间接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目前,国轩高科已在合肥庐江布局锂电池回收产线,并在合肥肥东布局了包括动力锂电池上游原材料及电池回收在内的生产基地。


和此同时,不少车企也选择和电池产业链公司联手布局回收。五月,宝马集团宣布和华友循环携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动力锂电池材料闭环回收和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可以将分解后的原材料,如镍、锂等供应给宝马的电池供应商用于生产全新动力锂电池,实现国产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及闭环管理;八月,广汽埃安和赣锋锂业建立合作关系,将在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各层面的深入合作。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八月底,我国现存动力锂电池回收公司数量已突破6万家。天风证券指出,动力锂电池回收作为锂电池后周期行业,需求有望受产业链景气传导而逐年走高,预计203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总退役量有望达到380.3GWh,2021-2030年,年复合上升率高达48.9%,未来有望呈现指数式上升。从长视角来看,行业当下正处于长景气周期的起跑点。


高价抢废料成常态

镍、钴、锰、锂是电池回收中最核心的金属,其价格波动也影响着全产业链。2020年底,电池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随后一路上涨至今。九月二十七日,上海钢联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上涨0.35万元/吨至51.5万元/吨,市场最高价达52万元/吨。平安证券的研报指出,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八月动力锂电池需求继续呈现快速上升态势,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产量同比增速均超100%,带动中游正极材料需求高增,上游锂资源供需偏紧格局难缓解。


由于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使得此前往往被忽视的电池回收领域热起来的同时,也使得废料价格已高于成品,出现价格倒挂现象。据SMM调研分析,国内八月废旧锂电回收共30396吨(包含电池、极片和黑粉形态的回收废料),回收量较七月环比小增2%。八月废旧锂电原料采购延续紧张状态,金属镍、钴价格震荡,但实际回收系数并未因金属价格震荡而调整,而是受八月四川限电、碳酸锂价格上行影响,回收系数也随之呈上行之势。目前回收成本的新增,和市场废料供给短缺、哄抬价格不无关系,高价抢购废旧电池料已成回收行业常态。


业内人士认为,满足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一方面要加强上游矿产资源开采,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金属材料回收。目前无法单单靠买矿进行精炼加工来满足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而回收则是突破点。某电池回收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近期CATL董事长曾毓群公开表示,大规模使用回收材料是实现电池低碳化的重要手段。据了解,通过工艺技术升级、分离纯化体系迭代、装备自动化提标,CATL镍、钨、锰的回收率可达到99.3%,锂的回收率可达90%。


产业链闭环正逐步完善


电池回收是实现电池绿色低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帮手。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锂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78万吨。但事实上,多位业内人士都曾指出,目前我国只是初步建立了电池回收体系,还未形成成熟运作模式。


据了解,自2018年起,工信部先后公布3批废旧动力蓄电池白名单公司,共计47家公司以正规军身份从事电池回收业务。但目前,不少废旧电池流入了黑作坊,正规军打不过黑作坊的现象仍未消除,也使得本应该是绿色产业的电池回收领域存在黑色角落。


上述电池回收公司人士进一步建议:要淡化行业准入,强化公司监管,特别是对公司是否满足动力锂电池回收的环评工艺、环评批复、运行监测标准要求,作为重点;强化生产则责任延伸,要重点从源头抓起,强化车企和电池公司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要从销售的那一刻开始追踪溯源。


此外,近年来动力锂电池技术水平的快速迭代。格林美副总经理张宇平指出,CTP、CTC等新型电池包的问世,给回收拆解带来了新的难题,公司要确保资源得到高效精益化回收,实现真正的绿色拆解回收。


九月十六日,在工信部召开的新闻公布会上,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介绍,截至八月底,190余家汽车生产、动力锂电池综合利用等公司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6个地市级行政区设立了10235个回收服务网点,同时,培育了45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公司,探索形成梯次电池以租代售废料换原材料等一批新型商业模式,回收利用体系正在逐步完善。黄利斌还表示,工信部将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大监管约束力,强化电池流向管理,压实各方主体责任。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