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产业拐点已至,三千亿新能源基建蓝海开启,吉利、五菱齐加码!

2023-02-02      287 次浏览

《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郑远方)讯,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车辆充换电短板也随之成为了电池性能之外的一个关注焦点,换电设施布局也在同时加快。


二十二日,我国石化宣布,计划到2025年建成5000座充换电站。二十一日,蔚来公布高速换电网络布局计划,拟在2022年春节前建成五纵、三横、四大都市圈高速换电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今日也发文表示,随着高端电动汽车保有量新增,快充、换电站需求迫切。其中,换电模式是"很好的商业模式",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四大因素驱动换电拐点已至


"充电还是换电?"的争论由来已久,充电模式此前是市场的主流选择,支持换电的仅有蔚来、北汽等寥寥少数品牌。不过如今,换电这条一度"沉寂"的赛道正逐渐崛起。


方正证券昨日报告认为,换电发展加速背后有四大核心原因。


第一,从换电模式本身来看,技术不断迭代。如今换电时间一般为3-5分钟,最快更可以缩短至90秒;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换电站已实现无人值守;换电过程未来也趋于标准化,实现对多种车型进行换电。而换电模式在电池、用户、电网、车企、国家社会层面均具备多重优点。


第二,还有上层设计的助推力。眼下国家政策支持换电,对电池标准、换电安全要求等均作出规定,推动换电走向标准化,鼓励发展换电作为新能源基建补充。同时保持对换电汽车的补贴力度。


具体来看,工信部、能源局之前已公布试点计划,发改委产业司九月初调研换电模式,中汽协上月也就《电动乘用车共享换电站建设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另外,换电更是持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第三,商业模式逐渐成熟。TSLA此前就曾尝试涉足换电,但最终由于终端需求、产业链、投入产出比等多因素制约选择推出。目前,行业已实现车电分离模式,在运营车、商用车、高端私家车等均有应用场景。


第四,产业资本也在加快涌入。去年至今,换电新企注册量呈数量级上升,主机厂也增大投入,换电车型新增,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深化。


不过,崔东树也指出,换电模式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车辆设计几乎丧失电池结构自由度,让所有车进行适配难度较高。


换电现阶段发展情况如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四月,全国共有617座换电站。换电车辆方面,截至2021年五月中旬,私人乘用车约7.88万辆,占比近半;此外另一部分换电车型重要集中在网约车和出租车,还有部分高端车型。


分析师预计,到2025年换电乘用车销量有望超280万辆,换电商用车销量50万辆。配套换电站需求约28000座,对应765亿市场规模;配套电池需求约55GWh,对应388亿市场规模;并对应电力收入2168亿;产业链合计规模约3321亿。


方正证券上述报告提出,换电产业拐点已至,各环节均有较大空间。其中,制造和运营商可享受从1到10的行业红利:山东威达、协鑫能科、瀚川智能、博众精工、科大智能等;重卡和运营车将作为换电应用的先行者:汉马科技、吉利汽车、北汽蓝谷、五菱汽车、蔚来等。科创板日报郑远方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