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赛道风起 大规模量产尚需时日

2023-03-03      308 次浏览

日前,赣锋锂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第一代固态电池在东风E70上实测续航超过400公里,再次引发了市场对固态电池的关注。


今年以来,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PE/VC将资金密集砸向固态电池赛道,锂矿、动力锂电池、车企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上市公司更是加快了对固态电池的布局。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固态电池技术仍有待成熟,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还需时日。


受投资机构青睐


六月以来,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已有3家固态电池公司获得PE/VC的投资。


六月六日,固态电池行业新势力太蓝新能源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据悉,太蓝新能源的锂电科技研发团队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研发和导入工艺上取得重大突破,已解决市场上同类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疑难关键点,使得半固态锂电池的大规模、低成本量产得以快速实现。


六月八日,辉能科技获得了来自国新科创的数千万美元投资。辉能科技成立于2006年,在2016年正式转向固态动力锂电池的研发及制造,现已形成了电动汽车、消费市场、工业领域次世代电池应用的全套解决方法,为全球少数从上游材料至电芯都自主研发制造的公司。


六月十一日,固态电池厂商IonStorageSystems(简称ISS)在A轮融资中筹集了3000万美元。ISS生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金属电池,该资金将用于建设10MWh/年下一代固态电池的电池生产线,还将加速ISS和消费电子、汽车和固定存储市场的多个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项目开发。


PE/VC将资金密集砸向固态电池,反映出固态电池的广阔发展前景。固态电池凭借高比能、高安全、易回收等优势,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动力锂电池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锂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无法兼顾的问题。东风技术中心项目负责人史建鹏此前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固态电池或成为动力锂电池的下一个超级赛道。根据IDTechEx公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30年,固态电池的市场规模预计超过60亿美元。另据SNEResearch测算,2025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达3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00亿元。


上市公司加快布局


在初创公司通过融资加快发展的同时,上市公司则早已布局。


以锂矿双雄为例,今年一月二十二日,搭载赣锋固态电池的东风E70示范运营车在江西新余市首发,首批50台固态电池示范运营车正式投放市场,赣锋锂业率先实现固态锂电池产业化。此外,赣锋锂业日前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规划产量为2GWH的第一代固态电池生产线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投产。


天齐锂业五月二十日通告称,公司和北京卫蓝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后者是国内从事固态电池研发的公司。通告显示,双方希望结合各自优势,加速半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的进一步商业化,积极推动锂电材料产业的革新。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日前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看好固态电池的发展。


动力锂电池龙头方面,国轩高科日前表示,其研发的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半固态电池今年将实现装车;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六月十四日表示,公司一直在做固态电池的研发。首先是贫液化,然后是半固态,最后到固态。贫液化做到400Wh/kg,半固态做到450Wh/kg,准固态做到500Wh/kg。


车企也进一步加快了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今年四月,日产汽车表示,计划2024财年在横滨厂建立全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在2028年将固态电池推向市场。此外,蔚来、奔驰、宝马、本田、福特、通用等车企均在固态电池领域有所布局,意在加快其商业化落地。


技术有待成熟


虽然固态电池赛道前景诱人,受到市场各方追捧,但固态电池技术仍有待成熟,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还需时日。


目前,固态电池还处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孵化阶段,或者是从中试到产业化的阶段,离大规模量产还很早。业内人士对我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我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固态电池真正投入大规模商业应用大概时间在2025年-2030年之间。实际上,我国市场现在就有,只不过是用在无人机、柔性电子等小电子产品身上。真正要用在车用动力锂电池上,还要5-10年时间。


中金公司表示,固态电池可以实现锂金属负极应用,解决电导率低、界面阻抗高、循环性能差等技术难题。不过,高一致性产品量产并适配车的需求仍需较长时间。2030年前,固态电池仅可能应用于小部分高端电动汽车中,难以对现有液态锂电池产业形成较大冲击。


信达期货表示,当前固态电池界面电阻较高,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较差。就目前技术而言,单位面积离子电导率较低,导致常温下功率密度并不理想;同时,循环过程中的电极和电解质的物理接触变差,面对充放电循环中的电极膨胀问题,突破这些技术壁垒要大量资金投入。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