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电池巨头公布了在美国办电池厂的最新进展:
八月二十六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松下正就在美国再建一座电动汽车电池厂进行谈判,新厂的成本大约为40亿美元。
报道称,松下正考虑将俄克拉荷马州作为其新厂的选址,以为TSLA得克萨斯州厂供应电池。今年七月,松下选择了堪萨斯州而非俄克拉荷马州作为其美国电池厂的选址,该厂同样投资40亿美元,预计将为堪萨斯州创造4000个工作岗位。
作为TSLA的电池供应商,松下已经和TSLA合作了十多年,在这之前已经和TSLA在美国内华达州联合运营了一家价值50亿美元的超级厂。
八月二十七日,据韩国经济新闻报道,三星SDI决定把美国印第安纳州建设的电池合资厂的开工时间提前两个月。三星方面表示,考虑到《通胀削减法案》的实行,公司把动工时间从年末提前到十月初。《通胀削减法案》的内容包括对装有美国产电池的电动汽车每辆支付7500美元的补助金。
八月二十六日,三星SDI表示:美国印第安纳州州长霍尔科姆二十五日会见了三星SDI社长崔允浩。崔允浩和霍尔科姆讨论了合资厂相关问题。据悉,双方讨论了政府奖励和税制优惠等补贴事宜。
此外,五月二十四日,三星SDI宣布,将和跨国汽车制造商Stellenatis合作投资超25亿美元,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科科莫市建立一家动力锂电池厂。三星SDI称,合资厂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年产量初始规划为23GWh,后续预计扩充至33GWh,投资则将新增到31亿美元。
日经新闻八月二十九日消息,本田决定和韩国电池巨头LG能源解决方法在美国新建车载电池厂,预计投资金额将达到数千亿日元。本田和LG的电池厂将于2023年开工,计划于2025年开始大规模生产。
早在一月,就有报道称,本田和LG新能源正在讨论建设一座年产量达40GWh的厂,每年可为60万辆电动汽车供应电池。该厂可能花费约4万亿韩元(约合29.61亿美元)。
01
多家巨头已在美国办电池厂
想在美国办电池厂的还不只有以上公司。
国外公司方面,八月十九日,据路透社报道,通用汽车和LG能源解决方法合资公司UltiumCellsLLC的一位女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在考虑在印第安纳州选址建立其第四家美国电池制造厂,预计投资额将超过20亿美元。
而就在上个月底,美国能源部表示将向Ultium公司贷款25亿美元,帮助其在俄亥俄州、田纳西州和密歇根州建设电池生产厂。
七月十三日(美国当地时间),据SKOn公布的消息,其和福特合资的电池公司BlueOvalSK正式成立。去年九月份,SKOn和福特宣布将合计投资10.2万亿韩元(约合75.51亿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将在田纳西州建设一家电池厂,在肯塔基州建设两家电池厂。据悉,三座厂建成后,电池单体年产量总计将达到129GWh,这标志着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电池厂诞生。
六月,据外媒报道,美国大众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科特基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寻求在美国建立新的组装和电池厂。斯科特基奥称,大众一直在寻找美国电池厂的选址,并应在今年底前做出决定。
五月,现代汽车集团和美国乔治亚州达成协议,将斥资55.4亿美元在美国建立其第一个专用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厂。新厂将于2023年初破土动工,并在2025年上半年投产。
去年底,有消息称,丰田将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其在美国的第一家电池厂。据悉,丰田将为该厂投资12.9亿美元,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丰田表示,新厂将创造约1750个新的就业机会并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制造电池。
我国公司方面,五月初,有国外媒体报道,CATL对其美国动力锂电池厂的选址工作进入到了最后审查阶段。CATL美国厂预计将为宝马和福特供应电池,厂的潜在地点包括肯塔基州和南卡罗来纳州。
三月十六日,远景科技集团旗下智能电池科技公司远景动力宣布,将在美国建设一座新的数字化零碳动力锂电池超级厂,2025年实现量产,这是远景动力将要在北美地区建造的第二座电池厂。
02
机遇和挑战并存
巨头纷纷发力美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和美国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实力,以及美国政府出台多个优惠政策有着巨大的关系:
美国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汇集了TSLA、Rivian、通用、福特等多家国际车企。为了加快电动化进程,吸引各大电池厂商在美国生产电池,美国政府出台了多个优惠政策:
去年五月,美国总统拜登提出规模1740亿美元电动汽车发展计划,美国政府将对新的电池厂供应补贴;今年二月,美国能源部(DOE)公布两份通知,将供应总额为29.1亿美元的资金促进电池材料精炼和建设电池材料加工、电池组制造设施以及回收设施发展;今年五月二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将从基础设施法案中获得31.6亿美元,用于投资新建、改造和扩建和电动汽车电池相关的设施。
据美国媒体援引美国能源部通报,到2025年,将有13个新的电池单元千兆厂将在美国上线,这些厂将迎来美国本土电池生产的新时代。
对公司来说,到美国办电池厂,既是机遇,也有挑战。机遇是,假如是在客户附近建厂,可以减少成本、物流等方面的压力,关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拓展客户方面十分有利;挑战是,由于当地政策、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公司可能面对技术保护、知识产权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有业内人士提醒,公司在出海之前,除了要看市场潜力和经济利益,还要对当地的政策、法规、公司、风俗等信息进行多方面调查,提前对可能面对的风险有所了解,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能更快地解决,海外之路也会越走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