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板块大爆发!电池供不应求,行业扩产规模已超2900亿…

2023-03-14      324 次浏览

十月十八日,A股储能板块迎来大爆发。德赛电池、巨星科技、世嘉科技等多家公司涨停,科士达、东方电气、科华数据等公司跟涨。


据《我国能源报》报道,受电池供不应求的影响,目前部分储能公司已经暂停接单。电池荒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上升,在政策的助推下,储能行业今年加速发展,储能项目数量激增,在一定程度上令供应紧张的电池问题雪上加霜。


而为了应对产量不足,今年以来不仅CATL、中创新航、德赛电池、欣旺达等电池公司加速扩张储能电池产量,黑芝麻、龙净环保等公司也豪掷千金跨界储能赛道。


据GGII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内和储能电池及动力锂电池制造有关的扩产项目已达26个,投资额合计将超2900亿元。


电池供不应求的背后:优质产量不足


储能,即存储能量的装置。由于火电可以按需发电,而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间歇性的特点,所以要搭配储能,在发电多的时候储存能量,发电少的时候放出能量。也正因如此,储能被称作是风电光伏的护法。


据了解,电力从生产出来到最后使用,要经过生产电(发电厂、电站)、传输电(电网公司)、使用电(用户)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均可以搭配储能。


GGII预测称,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逼近500GWh,到2030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2300GWh,市场规模将超3万亿。


那么,为何储能电池出货量大涨,却依然供不应求,导致部分储能公司暂停接单呢?


一部分原因或许是供需错配,缺乏优质产量。据《我国能源报》报道,有公司表示储能电池重要短缺的是280Ah大电芯。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锂电行业未来很可能会面对优质产量不足而落后产量过剩的局面,先进的280Ah大电芯等类型产品供不应求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


锂电池行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行业内部竞争很激烈,产业投资会面对能量密度效率和生产成本的双向竞争。电化学反应是锂电池的基本特性,看似简单、实则难精,安全且高效的一流产品会比普通产品有所溢价,一些细分领域的产品甚至会溢价50%以上,这会导致高效优质产量面对强大需求而严重不足,而低层级产品可能无人问津。祁海珅说。


不过,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每个月锂电池都会多生产10GW以上,储能公司所说的电池供应短缺,未必是真正的供不应求,有可能是它们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电池供应不足。


同时墨柯表示,关于280Ah大电芯的短缺,有可能只是公司要的款式紧缺。今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储能市场会高速发展。在此情况下,电池厂会留足相关产量来生产280Ah的电池。


也有观点认为,钠电池量产元年的到来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能电池供不应求的局面。


据记者梳理,CATL计划于2023年形成钠离子电池的产业链,传艺科技预计一期2GWh的钠离子电池项目将于2023年投产,振华新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预计在2022年第四季度进入小批量试用阶段,容百科技规划在2023年实现钠电池正极材料每个月千吨级出货可以看到,2023年或将成为钠电池的量产元年。


而财通证券研报显示,储能领域对钠离子电池的需求规模将从2021年的零GWh上升到2025年的48.74GWh。在2025年,超过66%的钠离子电池将用于储能领域。


北京市知识产权库专家董新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钠电池性价比优势凸显,有望在2023年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完善,改善储能领域电池供不应求问题。


不过墨柯表示,钠离子电池走向实际应用时,还会发现一些问题。解决问题要一些时间,因此钠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或许没那么快,明年都不一定有多少钠电供应市场。


四年超四倍上升空间,新型储能迅速发展


储能行业下游需求旺盛,也是储能电池供需失衡的原因之一。


从全球范围内看,我国、美国、欧洲是目前储能行业的主导者。根据CNESA(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截至2021年,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量达209.4GW,同比上升9.58%。我国的累计装机量达到46.1GW,占全球的22.02%。其中,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为5.7GW(570万千瓦)。


而从新增装机量来看,我国已经全球领先。CNESA数据显示,全球2021年已投运储能项目新增装机量为18.3GW,同比上升181.30%。其中,我国2021年新增装机量为10.5GW,接近此前4年新增装机量总量,占全球新增装机量的比例超57%。


据了解,储能可以分为抽水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等。全球范围看,截至2021年底,抽水储能占比86.2%,居于主导地位。电化学储能装机量占12.2%,其中锂电池占比90.9%,主导新型储能。


目前,锂电池储能主导的新型储能在我国已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有关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而根据前文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为570万千瓦,这意味着新型储能行业在未来4年或有超过4倍的上升空间。


中泰证券研报显示,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九月国内共开标36个新型储能项目,总功率2.63GW,总容量6.05GWh,平均中标单价2.11元/Wh。


行业涌现扩产潮,年内投资规模超2900亿


目前,储能业务已经成为许多上市公司业绩上升极。据CATL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系统实现营收127.36亿元,同比上升171.41%,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超11%。


今年九月,据CATL官方微博消息,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30亿元,重要建设动力锂电池及储能电池生产线。


同月,CATL公布通告称,公司拟在洛阳投建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总投资不超过140亿元。


据GGII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至2022年间,亿纬锂能至少披露了五个规模较大的动力储能电池投资项目或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合计不低于665.21亿元。


而CATL和亿纬锂能在储能领域的产量扩张只是行业扩产潮的缩影。GGII表示,仅今年年内,就有26个和储能电池及动力锂电池生产制造有关的扩产项目公布,投资额合计将超2900亿元,产量合计达820GWh,万亿储能市场规模效应初显。


和此同时,储能行业的公司数量也迎来了大爆发。根据GGII初步统计,2017年九月以前成立的储能相关公司数量不到1万家,而过去一年(2021.9-2022.9)新成立的储能相关公司数量已超3万家。新设公司数量暴涨背后反映出全球储能市场火热。


在储能行业的投资、扩产热潮之下,相关公司应该注意什么?


祁海珅表示,现阶段再布局锂电池产业投资,首先得明确新产品的定位,确保产品有市场机会,应用市场要做精准细分。打个比方,专注做好一款锂动力电芯兼顾储能性能的产品,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市场机会,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会是标准配置,储能市场的空间已经打开了,未来5年很可能会有300GWh以上的需求。祁海珅说。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