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是显示技术的未来?然而机械像素只是泡沫概念

2018-08-31      1337 次浏览

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2010年凭借石墨烯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无数人蜂拥而至,企图在这一领域早早占下一席之地。当然不可否认他们当中有一些是物理科学的狂热爱好者,对这一可以在非绝对零度下稳定存在的二维晶体感到兴奋,并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是更多夹在其中的是各路商人以及投机者,想要搭着名号和概念捞上一笔。五年过去了,我们仍未看到任何实质性的突破,那些活在实验室中的小东西们没有一样能够真正走入市场。现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在石墨烯身上挖掘出了一些新的前景。

原则上讲,石墨烯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材料,只会吸收2.3%的光,以至于几乎完全不会反射光线。但是研究人员使用双层石墨烯形成石墨烯泡沫,并将其覆盖在氧化硅板上。氧化硅板有大约十倍于人类头发宽度的孔,而挡石墨烯横跨这些孔腔时,石墨烯气泡会根据压力变化而膨胀或收缩,改变了光线的折射角度,从而在硅化板孔隙中不断折射,最终投射出不同的颜色。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石墨烯那略显极端的物理性质。由于只有单层分子,电子在石墨烯中的传导速度是其他导体无法比拟的。研究人员们认为这可能会衍发出一种新的显示技术,石墨烯组成的"机械像素"将会比LED屏幕更加的耐用和节能,并且也更加灵活,易于控制。

但是问题在于,现在根本无法做到精准的控制每个石墨烯泡沫的压力,而且原子级的石墨烯材料在固定问题上也非常难以解决。为了黏着在基层表面,需要加入高分子材质,但因为高分子材质的导电、导热性差,反而拖累了石墨烯的优异性质。而且即使是石墨烯泡沫的颜色变化也非常难以控制,目前甚至无法筛出纯净的红色或蓝色。

2004年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实验室中通过机械剥离法成功的从石墨中分离出了石墨烯,证明了它可以单独存在的可能。但是十二年过去了,这一神奇材料的制作还是只能仰仗笨重的机械分离法。即使是外行人,只需要知道这是一种将原材料不停的机械式层层剥离,最终获得原子级材料的方式,就知道它的工业量产化在当下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氧化还原法和SiC外延法也都无法平衡成本与良品率。所以就目前而言,石墨烯还是只适合安安静静的待在实验室中做一个高冷的超级材料,至于量产化甚至商用,还是不要对它抱有太多期待了。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