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九日,CATL公布了第一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同时,创新的锂钠混搭电池包也在公布会上首次亮相。
据悉,钠离子电池有着和锂电池相似的工作原理,重要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嵌入、脱出实现电荷转移。
相较锂离子,钠离子体积较大,在材料结构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方面要求更严苛,这也成为钠离子电池迟迟难以商用的瓶颈。
基于材料体系的一系列突破,CATL研发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电、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低温性能和高集成效率等优势。
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160Wh/kg,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研发目标是200Wh/kg以上。
钠离子电池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C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尤其在高寒地区具有突出优势;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热稳定性远超国家强标的安全要求。
在公布会上,CATL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博士介绍,在制造工艺方面,钠离子电池可以实现和锂电池生产设备、工艺的完美兼容,产线可进行快速切换,完成产量快速布局。
目前,CATL已启动相应的产业化布局,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