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骗补门"发酵 动力锂电池公司需"留心眼"

2023-09-26      302 次浏览

骗补一事的调查,牵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神经。


近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某高层论坛上放出狠话,对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将发现一起处置一起,关于骗补公司,没补贴的钱不会下发,已补贴的钱一定要扣回。依法进行处置,直至取消这些公司的资质。


苗圩此番强硬表态的同时,监管部门对新能源汽车骗补的调查也正渐入高潮。多家车企表示已经接到上头调查的文件,而监管层也放出风声,称已掌握部分公司骗补的证据,骗补的调查在有序推进。


受骗补调查的影响,多地至今仍未公布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方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月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1.61万辆,环比大幅下降84%。而乘用车销量1.37万辆,环比下降了63%。行业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的紧张压迫当中,骗补调查的进展,跟所有公司的前景息息相关。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分别为34万辆和33万辆,同比上升分别为3.3倍和3.4倍,产销规模均位居全球首位。不过,在2015年刚刚收官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却曝出骗补的丑闻。今年一月,有媒体调查显示,去年前10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上牌量之间的差额超过7万辆,预计可能有高达10亿元的补贴资金被公司以各种方式套取。


据媒体报道,新能源汽车公司骗补的行为可谓五花八门。由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续航里程有关,续航里程越高补贴额度越大,因此部分车企新增劣质电池,强行新增续航里程,达到获取更高骗补的目的。


另外,也有厂商使用不合规定的低标准电池,冒充新能源车以骗取补贴。一些厂商在生产新能源车的同时,也成立一些租赁性质的中介公司。汽车出厂后直接卖给中介公司,相当于左手倒右手,补贴已经拿到,但汽车却并没有真正流向市场。更加有甚者,一些厂商在生产完一台新能源汽车后,又把汽车电池拆下卖掉,一辆车来回卖好几次,补贴金额也随之循环领取。


骗补调查一经曝出,旋即引起市场一片哗然,在舆论影响之下,监管层也随即宣布介入调查。一月二十一日,包括工信部、财政部在内的四部委联合公布通知,将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行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核查。而二月初,财政部组织全国35个专员办检查北京、上海、江苏等25个省市,检查目标包括2013-2015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的全部9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公司,并延伸至部分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而在今年三月,工信部又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进一步加强汽车生产公司及产品准入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通知》中,工信部要求各汽车生产公司,在2016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开展产品一致性专项自查,并编制自查报告。关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举一反三,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有分析人士认为,政府刺激是希望通过检测电池的一致性,对公司骗补的违规行为进行定性的判断。


经过一番调查走访,新能源汽车骗补一事也有了初步的眉目。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对外宣城,目前已发现一些公司存在新能源车骗补行为,具体详情有待进一步查处。苗圩表示,下一步政府将对这些公司进行严肃处理。有消息称,实行骗补行为的公司,最大的惩罚可能是被吊销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执照。


在调查初期阶段,政府的力度可能会比较大。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上的公司要多留个心眼,防止车企被调查对自身经营造成影响。汽车销售工程师李敏(化名)表示。


在调查骗补的同时,监管层也开始尝试在制度上对公司骗补行为进行预防。《通知》表示,工信部将建立汽车生产公司信用数据库和违规公司黑名单库。生产一致性不符合要求、不按规定传送合格证信息、虚假开具合格证、倒卖合格证等违规失信公司,将列入黑名单,依法进行处罚,并向社会公示。工信部希望能借此阻击新能源汽车骗补现象,堵住财政资金的流失。


对上述措施的成效,李敏仍然持较为保守的态度。有补贴就一定有人试图骗补,你要严格把关的话也要耗费政府的人力物力成本,另外,政府要完成2020年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任务,未必会对公司进行过分严厉的考察。所以骗补得行为未来未必能轻易杜绝,也不排除政府对已有骗补行为大事化小的可能。李敏如是说。


受骗补调查的影响,各地新的补贴方法的出台也有所延后。上海市某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草案)已经制定,但受骗补事件的影响,目前仍未有具体公布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最新起草的补贴方法中,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开始大幅缩水,个中详情引发了行业人士的一系列猜想。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不仅上海,全国各地政府补贴方法的公布都有待骗补调查结果的公示,只有骗补有了具体的说法,地方政府才会比较放心,才会公布补贴标准。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