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材料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材料,对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据悉,作为高附加值的电池材料,锂电池隔膜占了锂电池成本的20%~30%。目前,我国锂电池隔膜进口率达80%以上,在推进锂电池隔膜国产化进程上,还受到相关关键技术的限制。
据悉,锂电池隔膜技术难点在于造孔工艺,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主要有单层聚丙烯(PP)纳米微孔膜、单层聚乙烯(PE)纳米微孔膜、PP/PE/PP三层复合纳米微孔膜等类型。其顶尖技术目前主要掌握在美国的卡尔格德(Celgard)、恩特凯(Entek)以及日本的旭化成、东燃等企业手中。而国内虽然也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该项技术,但是国产隔膜在孔的均匀度上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
由于国内锂电池隔膜一直依赖进口,长期制约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内数码产品用锂电池以及车用动力电池需求的进一步加大,国内许多企业都在尝试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开发锂电池隔膜。但是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第一,我国在锂电池隔膜生产技术方面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传统制备隔膜工艺的相关专利基本被美国及日本等少数企业垄断。第二,国内企业在电池隔膜关键技术方面难以达到产业化水平,规模化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存在一致性差的问题。第三,我国用于生产电池隔膜的设备较为落后,制约了产品的高水准。
突破隔膜技术垄断虽然困难,但就目前国内发展形势来看已是势在必行。因此,目前一些国内企业如深圳市惠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新乡格瑞恩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杉杉股份等,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发和生产。但遗憾的是,目前国产的锂电池隔膜还处于中、低端水平。因此,如要真正实现锂电池隔膜国产化,还需要在技术上寻求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