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20德国汉堡峰会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并执行《巴黎协议》。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能源储备为驱动,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其中,占车体总成本30%-40%的动力电池,无论在成本角度还是技术角度,都愈加重要。
2011年开始发展的动力电池市场,亚洲国家领头以每年平均翻倍速度增长,其中表现最为亮眼的是中国,从落后到全球份额第一。
但随着中国市场政策缩紧,大量尾端企业被淘汰,早期盲目扩张产能、依附补贴存活的企业自身竞争能力不足、质量不高现象愈加明显。
全球市场:中国崛起、电池巨头强者恒强
动力电池占比持续提攀升。
出货量方面,全球锂电池2017年出货量增长21.46%达143.5GWh,主要因激增的动力电池拉动作用。
因此,动力电池从2011年占比2.32%(1.08GWh)涨至2017年的52.13%(74.8GWh)。
市场规模方面,2017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约300亿美金,细分市场格局随时间推移发展改变,其中动力电池占比不断提升,从2011年的3%升至2017年的50%。
产能80%以上集中亚欧,固态电池为各国地区下一个十年主要发展方向。
从国家地区层面来看,目前动力电池70%出货量集中在中日韩为主的亚洲地区,其次是德法代表的欧洲地区。
虽然中国动力电池开发时间较晚,但在补贴政策与其他相关倾斜政策扶持下,中国以39.2GWh出货量占据全球第一。
战略规划方面,目前全球主要地区与国家下一个十年计划主要侧重固态电池,体现在2025年前实现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升、成本下降、续航里程延长与最终量产。
前十头部企业中日韩地位突出
根据销量,自2015年以来,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前十均被中日韩企业包揽,整体销量占比于2016年到达顶峰为84.16%。
此外,国企业达7家,宁德时代以12GWh销量超越松下电器成为2017年全球销量冠军。
从单个企业来看,三星SDI以两年平均140%增速成为排名前十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企业。
毫无疑问,中日韩三国目前为动力电池市场霸主。
中国市场:尾部企业加速退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为81.9万辆,占当年新车总产量的2.8%。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产业同比增长29.29%实现配套装机量36.2GWh。
从增速曲线来看,动力电池发展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成强正相关性,在例如2013年9月17日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红利扶持下,2013至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期,动力电池产业也以年平均约350%的增速发展。
随着2017年提出并执行的高技术、产量补贴标准,涨幅急速降低。
动力电池装机量对应汽车种类方面,2017年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为15GWh,主要受惠于传统燃油客车替换。
从全年角度来看,2017年上半年受制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检查、推广目录延滞等宏观政策因素,新能源客车装机量于下半年才开始增长,下半年装机量占全年的82.77%。
汽车类型方面,纯电动汽车(BEV)依旧占领整个动力电池应用领域。除了新能源客车对其的强力拉动,还依靠出租车、快车等私人纯电动乘用车市场84%增速,纯电动乘用车配套电池装机量增长约70%。
得益于物流车的更新换代,专用车也有大幅度提升,其中物流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占专用车整体达96%。
从动力电池种类来看,93%以上为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
其中,90%以上磷酸铁锂电池为新能源客车装载,70%以上三元电池为新能源乘用车装载。
与去年对比,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有所下滑,而三元电池几乎翻倍,主要因为磷酸铁锂生产企业数量减缩与私人乘用车市场加大对三元电池的开发利用。
磷酸铁锂主攻客车、三元主攻乘用车的趋势在2018年逐渐加大,从今年前7月数据来看,新能源乘用车90.43%为三元电池;新能源客车93.75%为磷酸铁锂电池。
此外,不同电芯外形所具备的优缺点不同,适用车型与电芯种类也不同。
从外形占比来看,磷酸铁锂电池以方形为主,占80%;三元电池以软包、方形为主,各约40%;锰酸锂电池以软包为主,占5.72%;钛酸锂电池几乎被圆柱形包揽。
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补贴、双积分等扶持政策要求提高后,行业洗牌开始竞争加剧。
动力电池企业生存环境与政策息息相关,企业数可以很好说明这一点。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自2016年开始大幅度减少,2017年仅为98家,同期对比减少约三分之一,早期依靠补贴的尾端小型企业多被淘汰。
从装机量来看,2017年前十企业整体装机量提升20%以上,但总占比下滑4%,高端产能不足已显。
主要因为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小、散、微”产业格局,装机量超10GWh仅宁德时代一家,超1GWh也不足10家,80%以上企业小于0.5GWh。
其次,产能利用率无论头部企业还是尾端企业都严重不足。
以产能利用60%为基准,仅宁德时代一家超过标准线,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多半集中在20%-30%左右,即使宁德时代自身,产能利用率连续2年下滑20个百分点。
随着国内市场逐渐开放,海外强势品牌进驻,竞争必然更加激烈,产能利用率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