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行业也进入了较为高速的发展阶段。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18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销量共计6.8GWh.1~9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已达45.6GWh。从第三季度情况来看,汽车市场的变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促进作用。
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板块相关标的实现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上游原材料板块继续保持收入和利润高增长;由于补贴退坡,动力电池公司业绩承压。但从环比情况看,第三季度原材料降价但电芯价格未出现明显波动,使得电池企业盈利水平有所回升。
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在2018年前三季度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但与此同时,深陷发展困境的动力电池企业不在少数。随着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力度的增加,行业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市场将把多数的企业淘汰出局。
业内分析师表示,就动力电池行业出现紧张的企业,大多是因为前期的盲目投资,加之企业管理上出现问题,在洗牌过程中销量都成问题,这样的企业生存环境非常危险。墨柯也提到,不少出现危机的企业,在前几年的扩张速度太快了,自身能力与扩张步伐不匹配,导致现在要为过去行为买单。
根据中汽研合格证数的数据,装机电量前五的动力电池企业,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61%提升到2018年1~5月的71%。而在1~9月份,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产量排名前三名企业共计生产29.6GWh,占比64.3%;前五名共计生产35.0GWh,占比76.1%;前十名企业共计生产41.0GWh,占比89.1%,动力电池行业的头部效应已愈发明显。
在此情况下,中小企业是否仍有生存机会?比亚迪内部人士认为,全球电动车本身是增量的市场,不存在没有机会的问题。“很多行业的主流品牌,为平衡和确保供应链安全,都会有至少2家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即便某个电池厂商已经签下某个主机厂某些型号的合同,但其他新型号仍然会广泛选择供应商。”
在动力电池市场的高速发展中,所有企业都是有机会的。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要把品质做好,并且有一定基本技术的储备,跟得上政策及市场对产品要求的步伐就可以了。对于紧张的中小型企业,最好的自救方法则是和骨干企业进行合作,靠自己解决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