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因政策变化的影响,动力电池行业迎来寒冬。但是业内人预计,按一个产业生命周期和必然趋势的走向,下半年将会迎来逆转。
下半年局势如何,从两大势力入局,可一窥究竟。一是储能投资项目增长,原来的沉淀被引爆;二是得益于有地产势力的入局,或带动了随后的投资人信心提升,下半年动力行业的投资,呈现骤然暴增态势。
全球储能刮龙卷风,国内亦加剧“上岗”
自去年Tesla在澳大利亚南澳的100MW/129MWh电池储能项目投运以来,全球储能市场几乎每月都有大规模电池储能项目的发布。
如图所示,各个国家都在竞争“全球最大电池储能项目”的名号。其中英国在2018年已有超过700MW的新储能项目被提交到规划中,安装的储能项目容量或将超过500MW。
据悉,2018年全球电网储能需求将达到1220.7MW,到2027年将达到29.3GW。虽然我国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最快,但是储能一直是弱项。如今全球储能项目加剧,储能市场的争夺战可谓是刮起了龙卷风,而我国也不甘示弱。
据起点研究院(SPIR)统计,2018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产量为2210MWH,去年同期为1975MWH,同比增长112%。“储能热”已然是新能源电池行业焦点,更是电池企业在2018年重点布局的方向。
以下是锂电大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
如图上所示,储能示范工程是所有电池企业眼中的“香饽饽”,而且储能项目呈现出以沿海省份为主,向内地辐射的趋势。其中,5月份,南都电源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的储能电站项目建设总功率为50MW,项目容量为400MWh,预计总投资6亿元,这是南都电源目前签署的最大金额单体项目。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南都电源在建及投运项目容量约700MWh,排名全球前三。具体中标项目统计:
如同南都电源一样重视储能的企业还有很多。今年5月时,中天科技总经理助理张祥即表示,中天科技彼时在手储能订单124MWh,2018年目标是冲破300MWh。
近期国内电网储能项目爆发,其根本原因在于用电量激增,部分地区存在供电缺口,对电网调控需求激增。
而储能不仅能够带动低端电池的库存消耗,还对于成本和能量密度较低的电池有所推动作用,例如磷酸铁锂和钛酸锂等,或将迎来春天。
其实早在2016年12月份,王健林向银隆(钛酸锂技术)增资时就提到“银隆的前途或在储能。”
有业内人士表示,磷酸铁锂电池相比铅酸、铅炭电池有着性价比优势,而钛酸锂如今在储能的优势并未凸显。
中天储能研究院院长靳承铀表示,在储能领域将主打50Ah磷酸铁锂电池,今年储能的订单过多,产线已经全部转向储能,一直处于满产状态。
地产势力跨界入局,其他资产观望试水
无独有偶,先是因“宝万之争”而声名鹊起的宝能集团当家人姚振华,在去年12月19日,宣布投资65亿元收购观致汽车51%的股权,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
随后的大半年以来,地产商们纷纷将加快推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业务开拓。
从2017年末至今,已有多家地产势力跨界而来:
从上图来看,六个地产势力跨界入局的项目中的主体,有三家为新能源汽车企业,两家为动力电池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小镇的特殊项目构成。
目前,实际落地的项目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而如今新能源行业主要由车企和储能项目为主导,可以说他们影响着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方向,甚至命运。
而后续接连两家的动力电池企业的项目,可以看出,动力电池企业已然进入了大资本的视野。即使今年动力电池行业面临大洗牌,仍然是资本投入的首选之一。
地产的资金介入新能源汽车,对于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推动无疑是巨大的,而且连带其他产业链也跟着“鸡犬升天”。
因此,今年国内有多家未入局资本投入新能源锂电行业,而部分已入局的资本也纷纷重拾新能源。
据锂电大数据不完全统计如下:
如上图可知,海外投资中,美国科宝封面技术企业以兼并购为主,为求技术上占据优势,而已成熟电池企业,如三星、LG化学、西门子等企业,主要以扩产为主。显然,针对的是长远利益的规划,且步履稳健。
如上图可知,国内仅有少数投资是针对海外动力产业链相关企业,大部分投资以国内电池企业为主。其中,中利集团和齐信股份动作频频,亦有其他新进资本介入动力行业。
显而易见的是,大部分资产看好新能源动力产业的发展,在年初呈现观望状态,而7月的资本动态活跃。
据悉,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剧,大部分企业处于蛰伏状,部分企业收缩扩张,还有部分企业的扩产项目隐而不报。
在6月政策明朗,以及宁德时代上市之后,连带整个动力电池行业都活跃了起来。其他资本纷纷在7月开始入局,部分行业龙头均加大产能扩建速度和规模。
虽然,如今产业链投资机会多,储能项目也纷纷上岗,新能源动力行业或将迎来长足的增长态势,但是,在投资时仍需冷静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