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进,我国以锂电池为主要动力的电动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电动车在动力电池核心技术上还存在软肋。日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80%以上要靠进口。”
据了解,目前电动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体,电动汽车的核心关键技术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三部分,其中电池是最为核心的部件。据张小虞介绍,目前我国虽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形成产业化。他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正极和电池隔膜80%以上都需要进口。
根据国家日前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需达到50万辆。从这个数据可看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将迎来广阔的市场。但是目前核心部件的高进口率将严重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掌握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国内电动车企业的当务之急。
之前已有专家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性能的竞争。谁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领先技术并将其产业化,谁就会在未来汽车市场占得先机。而无数事实证明,在产业价值链中,谁掌握了高附加值部分,谁就能在获利上不断创新高。企业要做大做强,首先是要拥有核心技术,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其次要注重不可复制性的建立,包括在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上的不易被复制性。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无法充分打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电动汽车昂贵的电池价格所限制。而电池核心部件的高进口率,是推高电池价格的最主要原因。面对目前我国动力电池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工程学会电动车分会主任陈全世指出,必须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以大型企业为依托,组建科研攻坚队伍,加强电池研发力度,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