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1月国内汽车产销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6.5万辆和236.7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2.1%和15.8%。然而,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1万辆和9.6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3%和138%。
车市整体由于多方面原因正进入存量市场,而新能源汽车是存量市场中的特殊变量,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正经历高速增长周期。
新能源汽车为何是“严冬中一枝独秀”?
一、财政补贴的直接助推。中央补贴、地方补贴、税费减免和价格补贴等因素,是消费者考虑新能源车的主要因素,补贴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新能源车的性价比;
二、双积分政策的接力。财政补贴日渐退坡,双积分政策就成为接替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又一利器,通过计算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使新能源汽车行业由补贴拉动转向供给端自主驱动;
三、限购与路权便利政策。目前已有9个城市限购燃油车,此外,各地方政府还在对新能源车优先上牌、不限行、停车费减免、专用停车位等方面设置了多重优惠政策;
四、车企的主动出击。特斯拉、奔驰、宝马、大众等相继在中国推出新能源产品线,汽车巨头携手国内车企相继入场新能源车领域,在技术突破、产品创新方面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
不容置疑的是,“政策驱动”是当前新能源车市场逆势增长的重要动力。
逆势增长背后,充电桩建设和电池的“神助攻”
新能源汽车增长的背后,有两大“功臣”,一是充电基础设施,二是电池技术。充电基础设施解决车主的充电难题,电池技术发展解决车主的里程焦虑,二者的发展大大减轻了新能源车用户的后顾之忧。无论是里程数还是充电桩数量,当前都比前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据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300公里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同时,充电网络的建设在稳步推进,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建设公共类充电桩30万台,私人类47.7万台,共计77.7万台,同比增长74.2%,充电桩的覆盖率在大幅提升。
新能源汽车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在性价比和便利性上俘获消费者的心,要真正取代燃油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电池技术都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充电桩、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潜力巨大
当前全国车桩比为3.5:1,依然满足不了消费者充电的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2020年,规划200万辆年产销量和500万辆保有量,与这个数字相比,目前的充电桩数量相距甚远。
充电桩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攀升,更是充电效率等产品力的较量,同时也是充电网络布局、充电运营能力的PK,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一定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城市智慧交通系统解决方案的角逐,具备充电站城市运营实力的企业将在接下来的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结合汽车报废年限、动力电池寿命等因素,2018-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动力电池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规模。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不仅节能环保,而且退役电池结合储能系统的试验、应用将探索出新型商业模式。据悉,工信部已完成34家梯次利用企业的动力蓄电池编码申请备案,实现对梯次利用企业的溯源信息监管。工信部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较大,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