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多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这一数据届时将突破8000万辆,而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冰进一步表示:“我们有充分的把握预测,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会超过1亿辆。”
当大量电动汽车涌入城市生活,充电设施的配套建设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不仅是数量上的匹配,充电桩必须紧电动汽车普及的步伐,通过技术手段的不断丰富,为绿色交通的实现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可靠的服务与支持。
——编者
用户需求多元化
潜在价值待挖掘
电动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衍生出的充电桩市场究竟有多大规模?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203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能达到1亿辆,假设每辆车每天充电放电能达30度,一年就是1万亿度电,将超过中国居民总用电量的50%。这对于充电运营商,意味着每年2000亿到3000亿的市场规模。
于德翔介绍说,特锐德旗下子公司特来电已在全国投建了20万个充电桩,占全国总数量的41%左右。“这个充电网络,给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修了路、搭了桥’,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
“不仅如此,充电网的工业、能源、汽车、支付的大数据融合在一起,能创造的价值甚至能比充电运营和设备制造更大。”于德翔称,“充电网可以将智能制造、充电运营、数据服务融合于一体,打造出价值闭环的新生态。”
充电桩产业市场前景可期,对充电业务运营商而言,满足用户需求成为首要考量因素。而电动汽车在各大城市的推广与普及,也对充电设备和人的互联互通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中创科技e充网媒体宣传中心总监张妮告诉记者,e充网目前已进入到“云”的层面,采用了云储存、云计算等技术,正在制定接入政务云相关的实施方案。
“目前电动车的个人用户对于公共充电桩的需求基本处于临时补电层面,核心的诉求就是‘桩好找、插可用’。”张妮表示,“我们通过运维,满足了‘桩好找’这个诉求,并且可以提供路径规划、充电救援、个人建桩、小区充电等多种增值服务。但‘插可用’这一环节,单凭运营商无法实现。”
张妮指出,这一环节涉及到硬件稳定性、运营商的运维能力和管理平台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对于提升个人用充电体验,还需要多方提升,协同优化。
建设管理难题多
运维手段待升级
与电动汽车不同,充电桩作为配套设施,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实际问题。基建问题直接影响着充电桩的成本,也是后续运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土地权属单位的配合与否以及占用停车位置的成本,直接关系到了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是否可以长期有效和利润水平。”普天新能源相关负责人指出,“另一方面,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电动汽车对于充电功率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场站报装需要的时间周期、电力条件以及成本等因素,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的投资回报需求。”
对此,于德翔也表达了相似的态度:“很多区域场地紧张,所有权复杂,建设公共充电设施的协调难度较大。同时,很多充电场所的电力负荷不一定能满足设计需求,高压电的接入成本也较高。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布局也需要合理。”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许多城市的充电桩在易用性、可靠性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燃油车频繁占据充电车位、用户无法直观查看充电桩是否故障、偏僻充电站点无人维护等问题时有发生。“客服人员态度很好,但我希望设备本身的运维水平还能继续提高。”某电动汽车车主在接受采访时称。
对于充电桩设备的运行维护,国网电动汽车公司、特来电等试图通过云平台对运营的充电桩的充电信息、故障信息等进行实时监控。当云平台或诊断系统监测到设备信息出现异常后,向维修人员发出指令工单,维修人员根据平台提供的分析与解决方案对充电设施进行维护。其中,特来电还应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路,维护时仅需将备用模块取出并更换故障模块,即可完成故障解决,大大简化了维护流程,降低了维护成本。
除此之外,利用“边缘计算”技术理念,由充电桩自身完成故障信息的监测、诊断过程也是发展方向之一。“让运行与故障信息在充电桩终端完成分析诊断,无需将信息全部上传至云端,有助于提升故障分析的效率,同时降低系统通信负担。”某业内人士分析称。
行业发展为导向
充电技术待创新
结合目前充电桩市场的前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充电基础设施未来的技术发展,一方面将围绕智能运营、运维来提升其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将围绕多维度的生态和技术融合来进行应用创新和价值拓展。
“目前,大功率充电(充电功率达350kW以上)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充电技术。一是因为大功率充电能源补给效率与加油类似,加油站模式得以复制,用户侧更容易接受;二是因为大功率充电可以较方便地规避充电设施信息和支付互联互通的问题;三是因为大功率充电技术的实现,对充电桩数量的需求将大大减少。”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技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称,“另一方面,即插即充技术也是实现停车即充电、开车即支付的无感知充电的研究、应用方向之一。”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从充电设备本体来说,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加大,电池充电倍率的提高,对于充电设备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原来30kW的直流充电桩或7kW的交流充电桩就可以充电,但现在这些充电桩已无法满足需求。现在包括乘用车在内的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已经变成180kW或360kW超大功率的快速充电。”他告诉记者,德国已经在研究电压等级更高、充电速度更快的充电设备,未来充电设施的发展也将朝着大功率充电、柔性充电方向发展。
“希望充电桩行业能够建立标准,通过标准落地对行业进行规范,促进健康发展。”于德翔提出,“此外,还应加强对行业的引导,加强产业的互联互通,实现大产业的发展。通过实现充电设备规格标准化,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的便利性与成本效率。”
“充电桩行业未来应细分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充电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合理化充电场站建设。”对于充电桩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张妮提议,“各家企业都在各自的领域中为用户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才能一起做大市场,打破车、桩接入的技术壁垒。通过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更好的充电服务,促进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