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长27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在2018年按下了暂停键。虽然产销量呈下滑态势,但对于中国汽车业来说并不是坏事,行业和企业转型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回首2018,在车市整体遇冷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继续高歌猛进、部分企业逆势增长,显示出中国汽车行业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过渡。这一年,汽车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关税下调、股比解禁,跨国公司冲破合资政策藩篱、中国车企在开放合作中探求自主创新;这一年,行业管理有了重大突破,汽车投资管理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新规深化“放管服”;这一年,节能环保助推“绿色制造”,“双积分”政策实施、重型车国六标准出台;这一年,行业政策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提速;这一年,造车新势力渐渐告别浮夸口号,开始直面市场……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将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在贯穿全年的诸多热点中,《中国汽车报》遴选出2018中国汽车业十大新闻,从新闻背后管窥行业发展走势。
1?扩大开放?股比有序放开并下调关税
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发表主旨演讲时,向世界明确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汽车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扩大开放的“排头兵”。4月17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5月22日,国家财政部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将整车税率为25%的135个税号和税率为20%的4个税号的税率降至15%,将汽车零部件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共79个税号的税率降至6%。汽车行业扩大开放是大势所趋,充分的市场竞争将加快行业优胜劣汰,也有助于中国品牌车企真正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2?结束增长?中国汽车产销28年首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32.5万辆和254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1.7%,增速继续回落。自7月起,中国汽车市场单月销量已连续5个月下滑。虽然全年数据尚未出炉,但2018年汽车产销量下滑几成定局,这将是中国汽车市场自199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虽然产销数据双双下滑,但对于中国汽车业来说并非坏事,它有助于行业加快优胜劣汰的节奏,倒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短期的阵痛更有利于长远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汽车产业将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步伐,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3?备案管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发布
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自2019年1月10日起施行。新规出台,旨在适应汽车产业改革开放新形势,完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规实施后,新建中外合资轿车生产企业项目、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含现有汽车企业跨类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及其余由省级政府核准的汽车投资项目均不再实行核准管理,调整为备案管理。新规加强了对汽车产业投资方向的引导,严格控制新增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关键零部件等投资项目管理,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产能监测与预警机制。作为新时期我国汽车产业投资管理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新的投资管理规定全面取消实施多年的汽车投资项目核准事项,全部转为地方备案管理,推动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改革取得新突破,并夯实了监管责任根基。
4?政策解禁?特斯拉、宝马突破股权限制
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汽车产业外商投资股比“破冰”。7月10日,特斯拉公司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根据协议,特斯拉将在上海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预计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经过4年的博弈,特斯拉成为第一家以独资身份进入中国建设工厂的外国新能源汽车企业。10月11日,华晨和宝马同时确认,宝马将以36亿欧元使其在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从50%增至75%,华晨宝马成为首家打破股比限制的合资企业,宝马亦成为汽车行业破除外商在华投资股比限制后的首个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整车行业合资始终坚守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即外资股比不得超过50%。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开放力度的加大,特斯拉独资建厂、宝马提升在合资公司的股比,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时代,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
5?得偿所愿?吉利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2月,吉利集团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资金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花费约90亿美元。由此,吉利成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有分析认为,吉利这一举动是为了与戴姆勒建立电动车合资企业或是形成战略同盟,加强双方合作。10月24日,戴姆勒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吉利集团管理的吉利集团(新业务)有限公司宣布,双方将在华组建合资公司,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据悉,未来双方合作重点为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以及共享出行三大领域。近些年来,吉利以收购、入股等方式已形成吉利汽车、领克、沃尔沃、伦敦出租车、宝腾和路特斯六大汽车品牌矩阵,此外还收购沃尔沃集团8.2%股份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收购Terrafugia飞行汽车公司,产品覆盖高、中、低端市场,并布局前瞻技术。通过内生有机成长与外延并购成长相结合,吉利走出了在开放合作中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6?节能减排?重型车国六标准发布
7月3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针对不同车型,重型车国六标准大致分为3个阶段进行。和国五相比,国六标准大幅加严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中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限值分别加严77%和67%,新增颗粒物数量的限值要求,还首次设定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的要求。“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是党中央确定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之一,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部署。制定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是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要突破口,对防治重型柴油车大气污染、推进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型车国六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使重型车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7?加快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升温
9月27日,上海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正式上线,运营的客车由上汽集团和申沃客车联合研发。之后,郑州市也上线了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由宇通客车担纲运营。此前,已有多个城市进行了氢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运营,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领域。当前,燃料电池产业链发展呈现全球化和高速化趋势,丰田、现代、本田等跨国公司正在加快布局。为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这对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引领和促进作用,也有助于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水平的提高。据统计,我国已有41家整车企业开始研发燃料电池汽车,27家燃料电池系统公司的燃料电池产品进入了72款车型目录,仅2018年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投资及规划资金就超过850亿元。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体系,市场化步伐正在加快,但仍有瓶颈需要突破。
8?有规可依?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速
4月11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自5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陆续出台自动驾驶路测政策后的首个全国性规范,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对道路测试申请、审核、管理以及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和测试车辆要求等进行规范。全国性路测规范的发布,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推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规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在政策的支持下,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也开始提速。7月4日,国内也是全球首款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巴士金龙阿波龙量产下线,其商业化落地同步展开。此前,宇通、安凯、福田、金旅等企业已在特定区域进行了无人驾驶客车的示范运行。
9?量产交付?造车新势力面临实战考验
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的“交付元年”,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在今年均有交付计划,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乐观。继5月底完成首批车辆内部交付后,国内造车新势力代表企业蔚来汽车于6月28日正式开始向普通用户交付车辆,此前多次延期的交付时间曾令业内外对蔚来汽车的造车能力产生了质疑,随着蔚来第1万辆车下线,今年其有望实现1万辆交付目标。12月12日,小鹏汽车首款量产车小鹏G3正式上市,并同期启动交付,但以目前产能看,小鹏G3的大量订单需要在明年3月之后加快消化。威马曾计划今年交付车辆1万辆,但同样低估了新能源汽车的交付流程,交付时间一拖再拖,遭遇严峻考验。其他新造车企业也普遍面临量产交付难题。对造车新势力而言,规模交付车辆只是完成了造车的第一步,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并持续发展,企业和产品还需接受消费市场的长期考验。
10?提高门槛?新能源汽车补贴再调整
2月13日,财政部正式发布由四部委联合起草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为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调整政策设定了4个月的过渡期,从6月12日起全面实施,给车企预留了一定的缓冲期来调整技术指标。补贴新政调整优化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技术门槛要求,鼓励高性能动力电池应用,并取消了续驶里程150公里以下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以300公里续驶里程为界,300公里以下补贴退坡,300公里及以上补贴增加。同时,还分类调整运营里程要求,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监督管理和优化推广应用环境。为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补贴标准并未下调。补贴新政旨在加快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