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领导的科学家们研究了钙钛矿硅串联电池的最新进展,深入研究了各种有望实现高效率的材料和设计,以及开发低成本、可靠的器件仍需克服的挑战。
这项研究是在牛津光伏公司将效率纪录提高到29.52%的几周之后进行的,该公司正在德国的一条试验线上开发串联电池生产的工业工艺。
该小组还包括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他们发现,要证明钙钛矿的长期稳定性仍存在一些挑战,这些钙钛矿能够达到目前进入市场所需的30多年寿命预期。然而,这些挑战应该很快就能克服。
有希望的方法
“我们相信,PVSK/Si串联电池的商业化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它为生产更廉价的太阳能提供了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这是对近年来串联电池技术的材料、电池设计和成本潜力的详尽回顾的结论,发表在《化学前沿》杂志上。
本文发现,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与大多数可用的硅设计(PERC、PERx、TOPCon、异质结和交指背接触)相结合,可以保证5%左右的绝对效率提高,这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经济吸引力。研究人员指出:“从c-Si太阳能电池的角度来看,PVSK/Si串联器件提供了一种增量而非中断的替代路径。”
与Fraunhofer-ISE最近发表的研究类似,他们指出,虽然许多研究都集中在效率更高的HJT或TOPCon电池上,但PERC电池生产行业的庞大规模意味着它不能被忽视。PERX系列电池因其市场占有率高而值得研究,这表明生产商有很强的动力通过与钙钛矿型电池的耦合来进一步改进。
在挑战方面,他们发现串联电池的封装策略仍然需要大量的工作,研究团体应该专注于与大规模设备的合作,并在稳定性的演示上进行协作。研究小组总结说:“需要测试稳定性的标准,相应的研究应该详尽地报告稳定性数据。一旦完成这一目标,PVSK/Si串联将准备迅速商业化,受益于与现有的c-Si行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