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赢索尼 从"负数"开始拓全球业务

2022-07-14      621 次浏览

新能源汽车前景堪忧?自主品牌走出去频遭质疑?在比亚迪看来,面对现已至来的技术路线纷争,面对海外强大的跨国车企,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只有坚持技术路线,坚持品牌至上,脚踏实地,稳步走向市场高端,稳步走向全球主流。


"我加入比亚迪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代表比亚迪,站在日本东京的被告席上。"比亚迪亚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事情发生在2003年,彼时比亚迪刚刚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时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也才刚刚作出进军汽车行业的决定。也正是在这一年,比亚迪在日本被索尼告上,在美国同样被三洋公司。


赢索尼


在我国公司刚刚发展起来,初步涉足全球市场的时候,因为对海外市场相关游戏规则、法律法规并不熟悉,在知识产权等领域经常会被海外大公司。


在比亚迪被之前,日本公司已经将很多我国公司送上,出于理亏、畏惧、嫌麻烦等各方面考虑,我国公司往往会忍气吞声,选择放弃应诉,最后主动和日本公司达成和解。


然而这一次,比亚迪没有选择讲和,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决定和日本公司打。彼时,刘学亮刚刚加入比亚迪,由于对日本比较熟悉,随即被公司派作代表站在东京的被告席上。


由于是在日本应诉,海内外相关律所都觉得我国公司不可能在日本打赢对索尼的,几乎没有人愿意帮助比亚迪辩护。但是刘学亮等比亚迪在日本的员工并没有放弃,抱着"破釜沉舟"、"虽败犹荣"的心态坚持应诉。


刘学亮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虽然比亚迪是民企,但是公司成立的那一天起,王总就告诉大家,比亚迪是立足于国际市场的。假如没有这种国际化的胸怀,我们干不成这样一件事,会和大多数公司相同选择接受。"


这场持续了近两年时间,2005年比亚迪最终战胜索尼。在索尼后,三洋公司也在美国撤诉。当时,在生产制造领域,比亚迪能够坚持到最后,并且打赢,这出乎国内外很多人的意料,这件事也成为2005年我国知识产权十大国际新闻之一。


从"负数"开始


我国公司在海外市场频繁被告,多数以告终,除了不懂国际市场游戏规则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出了问题,包括自身产品质量达不到当地法规要求等。


在比亚迪第一次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卖车时,比亚迪的员工激情满满地向客户介绍比亚迪公司、介绍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然而,对方只回应了一个"No"。在比亚迪员工再三努力下,客户依然表示"我国产品的品质很难被接受"。


后来,比亚迪了解到,在多年以前,曾有我国汽车公司打算进军澳大利亚市场,但是在认证过程中,汽车的车门突然掉了,这在当地闹了一个很大的笑话。对此,刘学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是哪家车企出的事情,当地人已经不记得了。但是他们永远会记住——我国的汽车当年想进入澳大利亚,还没正式跑起来,车门就掉了。"


同样在澳大利亚,几年后,当比亚迪想把电动大巴导入悉尼市场的时候,有一家我国车企来参和竞标。当时,比亚迪的电动大巴续航里程只有300公里,这家我国车企表示,"我们的大巴比比亚迪的续航里程长很多,我们能跑1000公里。"这让澳大利亚人异常惊讶,在测试过程中,这家车企的电动大巴真的从悉尼一路跑到珀斯,总里程在3900公里左右。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当地人便发现,这辆所谓的"电动大巴"车体后部其实加装了发电机,其实还是一辆燃油车。同样,"没有人会记得这辆电动大巴来自哪家车企,当地人只会记得我国车企的电动大巴里面装着发电机",刘学亮直言。


刘学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海外市场拓展中,品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用途。在我国公司早期对外探索中,多以价格优势取胜,产品品质远不如欧美日韩等国公司,这些产品问题积累起来,让我国制造在海外的口碑很差。


我国制造业在海外市场一直没能像日本公司相同建立起品牌优势,这让比亚迪等后来者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倍感吃力,它们根本没有从零开始的机会,而是从"负数"开始。这个"负数"并非量词,而是我国公司和我国产品的形象、口碑负面信息居多。


全球拓图


即便海外拓展道路如此坎坷,但是坚持新能源路线的比亚迪依然将电动巴士K9出口到了50多个国家,包括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


"日本,有关我国车企而言是一个没人敢想,也没人敢去的国家。"王学亮表示。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日本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汽车工业,丰田、本田、日产等都是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从产品角度来看,日本制造的汽车在品质上超越大多数产品;从消费者角度而言,日本国民对本国产品的忠诚度非常高……这一切使得日本市场的准入门槛非常高。


王学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只要有电动公交的地方,比亚迪就一直有新能源领军者的意识,敢于突破大家不敢想的。"


2015年,比亚迪电动汽车在日本京都上市,只有5辆车。为了获取日本新能源政策支持,比亚迪要通过评审委员会审议,而委员们全是汽车同行,比亚迪的竞争对手。当时,日本走的是氢燃料动力锂电池的技术路线,而比亚迪采用的纯电动汽车技术,这很大可能会让比亚迪在这次评审中折戟。王学亮告诉参会的日本籍同事:"比亚迪不会对产品技术路线做任何更改。"


最终,比亚迪通过了这次技术评审,比亚迪电动大巴在京都上路。两年后,比亚迪又向日本冲绳出口10辆电动大巴。此外,刘学亮还首次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披露,今年年底比亚迪将在日本福岛投放新型电动大巴。


比亚迪对技术的执着,不仅征服了发达国家,更让一些发展我国家主动和比亚迪接洽。在亚洲,比亚迪向另一个汽车大国韩国交付了首批电动大巴;在尼泊尔,政府写信给王传福,希望比亚迪能带来电动汽车;在印度、新加坡、菲律宾等地,同样有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在行驶。


今年八月十六日,比亚迪向泰国交付了101辆比亚迪e6电动汽车,这是总规模达1000辆订单的第一批车型。


在泰国汽车市场,日系车垄断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他份额则被一些德系品牌占据,鲜有我国车企。王学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相关合作的落地,意味着比亚迪正借助电动汽车打破国际汽车巨头的垄断,重塑行业格局,持续引领全球出行变革。"


而在今年六月,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还曾接受泰国总理府邀请,和泰国方面就比亚迪3.0出行解决方法对接泰国EEC进行探讨。资料显示,EEC是泰国政府为提升泰国的产业结构,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使泰国突破中等收入国家瓶颈的国家级战略。


"在海外市场这么多年,比亚迪和其说是代表自己,不如说是代表我国公司。"刘学亮表示。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