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科研团队"变小"锂电池

2022-07-01      835 次浏览

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消费品如何更轻更薄,电动汽车如何在有限的车体空间内拥有更长续航里程的电量……随着人们对储能需求的日趋旺盛,对二次电池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纳米技术可以使电池"更轻""更快",但由于纳米材料较低的密度,"更小"成为横亘在储能领域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天津大学杨全红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硫模板法",通过对高体积能量密度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最终完成石墨烯对活性颗粒包裹的"量体裁衣",使锂电池变得"更小"成为可能。该成果一月二十六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


碳纳米材料构建的碳笼结构被认为是解决锡、硅等非碳负极材料嵌锂时巨大体积膨胀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碳缓冲网络的构建过程中,常常引入过多的预留空间,限制了锂电池负极体积性能的发挥。因此对碳笼结构的精确定制,不仅是重要的学术难题,也是新型高性能负极材料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这种基于石墨烯组装的碳笼结构"量体裁衣"的设计思想可以拓展为普适化的下一代高能锂电池和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电极材料的构建策略。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