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电池财务总监林军认为,目前公司单个产品能带来的效益正在减少,寻找新的增长点是必然选择。而平板电脑和电动工具电池是公司目前最为看好,并着力开拓的两个市场。
“电子消费产品一旦进入成熟期,价格就会不断走低,这是必然趋势。过去1块电池板所产生的收入,现在需要1.5块甚至2块电池板才能实现。”在深交所举办的“践行中国梦·走进上市公司”活动中,德赛电池财务总监林军坦率地告诉各位投资者,单个产品能带来的效益正在减少,寻找新的增长点是公司的必然选择。
那么,德赛电池未来的增长点到底在哪儿?对此,林军表示,平板电脑和电动工具电池是公司未来最为看好并着力开拓的两个市场。
平板电脑:发扬优势
“平板电脑电池的市场空间在未来几年还会快速发展。”德赛电池董秘游虹表示,“随着消费者对移动电子产品性能、续航时间的要求不断提升,对锂电池容量要求也不断提升,电源管理系统复杂度会显着上升。另外,为适应轻薄化需求,锂聚合物电池市场快速增长,平板电脑电池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电脑的出货量已开始下滑;而随着新款便携电脑产品的推出,平板电脑的产量正在快速增长。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的《全球季度PC跟踪报告》,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8980万台,同比下滑6.4%,这是全球PC销量5年来的首次下滑;同期,全球平板电脑总出货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250万台,同比增长75.3%。
据林军介绍,德赛电池在Pad电池的市场上具有较大优势。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看,Pad与智能手机的电池技术上不会有很大差异,只是原有的供应链、客户关系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联想曾经推出过乐Pad,德赛曾经为其做过供应,所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林军告诉现场的投资者,Pad的电池部分此前主要是台资企业来做,例如苹果的iPad也是选择了台资企业。而现在,随着笔记本电脑、超级本的轻薄化,德赛电池正面临着新的机会。
“以前圆柱形的电池被台湾公司给垄断了,他们有先发优势;当现在做轻薄型电池的时候,我们就有后发优势了。”林军表示,“公司在平板、笔记本电脑电池技术等领域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未来公司会考虑与国际一流客户在平板电池方面建立合作。但这个市场未来的规模,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电动工具:潜力巨大
“2013年以前,公司在电动工具领域基本上处于技术储备阶段,前期一直在进行技术积累。”林军表示,在电动工具方面,公司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据介绍,电动工具,包括室内的电工工具和室外的园林工具等多个品种。例如,室外草坪上的除草机、家里用的电动螺丝刀、充电式的家用吸尘器,都是常见的电动工具。电动工具出现于60年代,随着电池制造技术的发展,最早出现的是用镍镉电池作电源的无电源线电动工具,但因当时价格昂贵,发展较慢;到70年代中后期,电池价格降低,充电时间也逐渐缩短,这种电动工具开始在欧美、日本得到广泛使用。
据了解,德赛电池将电动工具业务服务对象定为两类,一是国内一流厂商,如宝时得、格力博等;二是国际一流厂商,如博世、百得、牧田等。德赛表示,根据公司以往与高端客户合作的经验,一旦成为国际一流厂商的供应商,将获得长期稳定的订单。
“未来,电动工具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游虹认为,“随着电池式电动工具使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尤其是电动园林工具的需求量快速增加,我国电动工具的出口销售量将会快速增长。”
据林军介绍,目前电动工具在国外使用较多,尤其是欧美国家。过去,国外使用的电动工具电池多数以镍铬和镍铅为主;但因为镍、铬和铅对环境的危害,2008年前后,欧盟曾计划要逐步替换,后因遇到金融危机,欧盟延缓了替换的过程,所以销售量还未打开。“电动工具的应用比较广,它反映的是多并串的大功率趋势。”林军如是说。
另外,德赛电池表示,在中型移动电源领域,除了电动工具以外,公司还将迎合行业发展趋势,开拓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等新兴市场的电源管理业务。
热门概念:谨慎前行
在智能穿戴、新能源汽车等时下热门概念面前,德赛电池显得较为谨慎保守。
在被投资者问及在智能穿戴业务方面的进展时,公司表示“还没有看得很清楚。”据游虹介绍,穿戴式产品的电池属于小型移动电源,也是公司布局的产业链之一,但是穿戴式产品目前在上市公司业务份额占比还很小。
林军告诉记者,穿戴式产品的电池因为体积小,对电池保护板的要求更加细致,元器件会更加细微,贴装和检测的难度也会更大。在电池容量和耗电量方面,穿戴式产品耗电可能不会太高,所以不需要很大的容量来支撑它,现在的锂电池技术就可以满足需求。
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目前对该行业的短期发展表示谨慎乐观。德赛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低于预期、前景仍未明朗,且政府补贴依赖性过强,在短期内很难出现高速增长。
但德赛电池并不打算放弃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德赛电池将继续保持技术和市场优势,保持电动汽车等大型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业务的领先优势,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订单规模也是德赛电池不大举投入热门概念的重要原因。据林军介绍,由于公司体量较大,产能已达到几千万级,所以公司的订单数量保守估计每月都是几十万级的。林军称,如果是上百万的订单可能与公司的产能会更为切合,几十万的订单公司也会考虑接触,这是公司与客户的双向选择。
“公司会考虑客户风险。”林军说,“在国内和国外,公司都希望跟国际一流和国内一流的客户进行对接,这样公司在资产安全、应收账款和存货的质量等方面就会有一个相应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