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能源转型:实现以分布式能源为主 上演电储能之争

2022-06-30      529 次浏览

2017年十月三十一日,彭博新能源财经亚太首席JustinWu发表有关亚太地区能源转型的演讲时表示,亚太地区是世界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无论是政府、公司以及每一个用户都参和其中。两年前,彭博新能源财经在我国上海举办首届亚太地区未来能源发展高层会议,主题围绕贸易、技术以及转型发展。时至今日,上述三大议题仍然是能源发展的关键,和此同时,还有六大疑问是目前亚太地区能源系统发展急需解答的难题,值得我们来共同探讨和研究。


在过去的2年时间里,能源转型在亚太地区掀起阵阵飓风。电力市场自由化重组,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结合,以及政府为保障能源系统安全和资源环境平衡的相关立法已经成为最热的话题。


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美国、欧洲、中东以及亚洲已持续五年出现实质性投资上升。有关迅猛的发展,人们不禁对下一阶段的远景提出疑问。这些疑问大多涵盖"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回报率;经济发展中电气化的构成形式;电池制造业的合理布局;电动汽车发展引发脱离燃油车后存在的不便性;为确保电网稳定所作的电力市场设计;以及亚太地区是否会经历天然气革命等。


1能源政治及贸易


长久以来,亚洲在海外的经济贸易及投资长足发展。日本公司自二战结束经济重建后向海外大量出口产品。随后,工业迅速发展的韩国、我国地区以及我国大陆地区组成庞大的经济体。从最初的具有经济优势的低成本制造,逐渐发展到向海外市场供应质量更好的产品,再到其他形式的海外直接投资,其中包括资产收购,迁移到生产设施成本较低的地方,以及近期收购外国公司和技术。这样一系列的发展形式——从大宗商品贸易到资产、技术收购,也同样延伸至世界能源系统。


我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将在欧亚大陆和东亚50个发展我国家的能源设施制造产业拉动数万亿美元投资。2017年五月在北京举办的高峰论坛上,得到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诸国国家元首的认可,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这一倡议进一步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会后,30国签署联合公报共同支持贸易开放和国家间的互联互通。


2016年底,我国已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145亿美元,这其中1/3的投资集中于能源领域。同时,我国两大银行——我国开发银行和我国进出口银行宣布,在今年五月已发放超过550亿美元特殊贷款计划来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全球能源需求集中于发展我国家和地区,我国首先提出和倡导的这一举措,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世界能源的格局。


当然,这样的雄心壮志也受困于重重阻碍。出于地缘政治等原因,中巴经济走廊就受到了包括印度在内的部分沿线国家的反对和抗议,并在克什米尔地区形成反对阵营。"联通工程必须建立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之上。"印度在一份声明中写道。


所以急需解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当我国的国内能源需求放缓引发持续上升的海外投资,这样的工程或构想是否可以带给投资人和借贷方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收益。


尽管目前相关的数据还不完善,但在和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对话中,我国海外投资者认为"一带一路"投资的风险和其他能源领域的投资风险并无太多差异——均涉及投资下降、汇率波动、供应链中断,以及有相关相关经验的劳工短缺等风险。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我国的能源投资者更倾向于西欧、北美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当涉及到海外投资时,政治需让位于投资回报。在彭博新能源财经亚太峰会上,我们将通过全体投资者大会进一步探讨我国的这一倡议,并通过分组会议来深入研究印度、撒哈拉地区、澳大利亚、越南等目标市场的构建。


同样值得考虑的就是在这些国家中要建设什么样的能源工程。我国已经在新兴市场中投资建设了25吉瓦煤电项目,尽管煤电项目出于环境因素的考量将逐渐退出市场。我国的石油公司也已经在沿线国家完成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这其中大部分是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来振兴化石能源开发出口至我国。当国内经济发展增速趋向平缓,政府倡导的发展构想将助力该国国有公司(包括煤炭、石油相关)在海外开辟新的潜在市场。


当然,我国公司在海外市场也不是,日本电力公司目前在海外拥有17吉瓦的发电储备,并准备在2030年时将该数字上升至50吉瓦。基于下降的电力需求和持续上升的售电竞争,日本电力公司正在海外寻求更好的投资回报。这其中以南亚市场的发展最为突出,其在泰国的投资已占比近全部投资的1/4。


和我国公司的开发模式相同,日本海外化石能源投资占到很大比重,在17吉瓦的海外发电储备中73%是天然气发电。日本电力公司、设备制造商和银行也毫不吝啬于在新兴市场上对"清洁煤"技术的出口或融资。


东亚公司的海外发展瞄准了能源准入和市场的振兴。但是,在许多方面,他们也把传统的能源系统带到了这些国家——集中的化石能源发电,以及高压输电网。所以第二个问题就是,发展我国家电气化发展路径究竟是走发达国家能源发展的老路,还是在分布式电源、微网以及小规模发电上另辟蹊径?


2电储能之争


早在2005年,10大太阳能公司在世界上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那时他们的制造能力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这10大公司来自于日本、西班牙、德国,且只有一个公司来自于我国。2017年,世界10大太阳能制造商全部被我国公司包揽,世界80%的光伏元件均产自我国,并且已经在技术和能效方面世界领先。


随着光伏发电能力的上升,光伏元件的生产成本迅速下降,这都归功于我国光伏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成为目前世界能源发展的关键——我们可以更好地畅想未来能源转型,从目前的能源发展模式转变为以分布式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以光伏为先驱,来更好地应对气候风险。这就带来了第三个问题,从上个10年光伏制造业的发展,我们是否可以预见电池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锂电池的生产量力已占到世界的半壁江山,其他的生产地区还包括韩国、日本和美国。居于目前世界10大电池生产商首位的是韩国LG公司,紧随其后的是我国的比亚迪。在10大锂电池制造商中,近半都来自于我国。


在未来四年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将引领电池制造业的发展。到2021年,全球锂电池制造能力将翻番,我国制造能力将提升至76%。尽管LG公司和TSLA公司都昭示了其在电池领域发展的勃勃雄心,但得益于近期由政府批准的五家锂电池制造商和许多新兴公司的崛起,我国锂电池制造业的扩张速度将会轻易赶超其他国家,在市场竞争中占优。


电池业的发展多仰仗于电动汽车业的进步,通过其对锂电池需求上升的拉动,在未来几年将成为新的发展极。2016年,我国成为最大的电动汽车消费市场,销售额超过位居第二位的美国两倍以上。大部分我国电池生产厂商将重点聚焦于家庭电动汽车和小型固定能源存储市场,这样的发展也是基于该国的国家产业政策。


蓄电池和电动汽车产业发生的变革,促使亚洲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既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也是我们要讨论的第四个问题:我国是否已经意识到,电子移动产业将会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是否比亚迪、北汽、吉利会成为下一个通用、宝马或者是丰田?是否日本移动制造商在南亚建造的生产线,试图以内燃机来削弱电动汽车经济?再谈谈印度,该国试图通过采用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方式来减少有关中东石油的进口依赖。所以和伊朗进行石油贸易还是选择从我国进口电池?


电动汽车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用户个人习惯的改变,同时还要包括移动互联以及网约车平台等新技术、新平台的支撑。众所周知,优步已于2016年退出我国市场,其在和滴滴短暂且耗资巨大的竞争中,投入接近20亿美元。目前优步已锁定南亚市场,并和该市场中占网约车产业主导地位的GrabTaxi进行激烈竞争。目前南亚市场是世界第四大网约车市场,已拥有超过该地区半数居民的注册量。


彭博新能源财经已于2017年组建一支新的"智慧移动"团队来关注持续上升的电子产业,来共同推动未来智能移动平台的发展。


3能源系统安全


目前来看,亚太地区能源转型已势在必行。澳大利亚能源系统在近几年已经高度渗透了可再生能源,但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的用电管制已对澳大利亚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年七月,由法国可再生能源集团和TSLA公司在南澳大利亚地区共同组建了世界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厂商,这家公司还拥有政府支持背景。TSLA公司总裁ElonMusk曾宣称,组建这一公司将在100天内完成电池的组装并无偿向澳大利亚供应使用。这一系统的构建将耗资1亿美元,但仍然无法完全修复由于用电需求峰值所引起的南澳大利亚电力系统的问题。但这一举动加速推进了澳大利亚有关电力系统设计以及具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加入后,能源储存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用途的探讨和研究。这也有助于澳大利亚政府强化电力零售商对电力有效、安全分配,以及降低发电污染物排放来达成该国的能源转型目标。换言之,监管干预迫使该国最大的电力公司在未来将负责任地建造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并为今后其他国家供应了潜在的样板。


今年八月,在我国地区也发生了一次影响到80%用电人口的大停电。当地的媒体曾以"我们是否要呼叫Elon(TSLA公司总裁)"为题,来诠释了构建稳定、安全的电网是否要电储能加入的话题。这样简短的标题,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巨大的话题,也就是我们的第五个问题。


这个问题关系到电力市场的设计及核电的未来发展趋势。市场设计者一直致力于以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成本来为用户供应电能,同时允许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在无补贴,以及对电网危害最小的条件下并网。


在热点议题之外,的大停电同时还触及到了亚洲能源转型的另外一个问题——核电的未来发展。从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至今,亚洲已对反核形成一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政府关停了核反应堆。


2017年五月,韩国电力部长MoonJae-in也表示了对亚洲未来核能发展的不确定。同时,他设计的能源发展路线表明韩国将在2040年关停所有核能发电,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气电来促进达到更低的污染物排放目标,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就在刚刚过去的几周,日本总理安倍晋三再次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一个使他差别于其重要竞争对手——东京州州长小池百合子,就是核电重启。尽管安倍获得胜利,核能的重启仍进展缓慢,同时,该国的煤电和气电也在逐渐新增。


有关亚洲核能发展的不确定,政府显然和民众有关福岛核事件的影响站到一边,有关核能的重启仍然有所顾虑,和此同时,更清洁、更经济的天然气也为能源转型供应了更好的选择。亚洲天然气需求量在2017年上升了8.8%,是自2011年福岛核事件以来最大的上升。亚洲各国在2017年前半年的天然气进口量均有所上升,日本较前年上升近6个百分点,我国进口量上升38%,韩国上升20%。


尽管成交价格持续报升,天然气的供给量到下个十年仍然供大于求,这也将成就更令人欣喜的价格和更多的合同成交量。大量的经济且具灵活性的天然气资源从美国和澳大利亚输出,部分缓解了亚洲重要进口国有关核能发展的焦虑。低污染的天然气发电也被视为替代煤电的更好选择。这也带来了我们最后一个,或许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亚洲是否正在经历天然气革命?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亚洲将是未来天然气需求中心,2030年天然气进口量将占世界总进口量的70%。从2025年起,我国、印度及南亚的进口量将超过日本、韩国及地区进口量的总和。天然气将持续以较低的价格在新兴市场中占据份额,而浮动储存和再气化技术将促使更多国家更便捷地以低成本建设天然气进口基础设施,来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