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退坡,动力电池产业或面临巨变

2018-08-06      796 次浏览

从全球来看,中国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全球最高,产量、市场投放规模也最大。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球的70%左右。但各个环节的发展在今年出现了较大差异。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三元材料价格在22.5-23.5万元/吨左右,与2017年年初相比,价格上涨了超过一半,三元动力电池成本增加超过30%。


同时,钴产品自2017年以来价格持续上涨,国际市场高等级金属钴价格从2017年初到今年5月累计涨幅达到193.1%-202.1%,低等级金属钴价格累计涨幅达到194.7%-204.2%,再创历史新高。


由此可见,动力电池产业链将遭遇大变局。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游环节,动力电池领域将两端受压。在此背景下,龙头企业的规模、资金和技术优势凸显,行业洗牌将加快。


从数据上看,动力电池价格目前正处于下跌通道。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磷酸铁锂电池包价格进一步下滑至1.2-1.4元/Wh,三元动力电池包价格下滑至1.3-1.4元/Wh。


业内人士认为,电池价格将继续下行。短期来看,市场报价已出现恶性竞争态势。一些企业为清理库存或争夺市场报出过低的价格。长期看,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成本力争达到1元/Wh以下。整个产业链都将承受更高的成本压力。


利润空间备受积压,同时中游环节现金流问题凸显。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锂电池板块应收款项占营收比例高达73.9%,在各细分行业中排名第三。


在多重挤压背景下,技术、市场规模和资金实力显得尤为重要。龙头企业占尽优势,实力较弱的企业淘汰速度加快。


2018年一季度,动力电池装机分化持续加剧,前三名企业占比总计74%。同时,行业洗牌不断加速。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统计的电池厂数量大概是109家,到2017年底只剩下约80家,其中包括新增的8家。这期间大约有20余家电池厂倒下了。


与此同时,龙头企业的优势就开始凸显了,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较大,有利于其与上游谈判,拿到更便宜的原材料;同时,行业技术更迭快,良品率、稳定性、能量密度等技术工艺亟待提升,龙头企业有足够资金用于研发。


随着政策补贴向着高能量密度倾斜,以及钴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有的动力电池企业着手从减少钴含量的角度提升电池能量比,高镍811动力电池有望高速发展。从技术工艺看,生产NCM811材料动力电池难度并不大,难点主要在于如何保证电池的一致稳定性。这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很高。此前生产523材料的那些设备,难以生产出一致性稳定性较好的高镍811,电池厂需要投入相当部分资金用于更新生产设施。但在利润空间受挤压、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只有龙头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实力研发和更新产线。


业内人士表示,经过重重洗牌,预计行业最终能够剩下10余家主流电池厂。在此阶段,整体规模效应凸显。伴随产量和效率提升,将有效降低单位电池成本,电池厂的议价能力将提升。对于下游车企而言,有利于获得持续、稳定的供货。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