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让动力电池产业链两极分化明显?

2018-08-03      1030 次浏览

目前尽管同属动力电池行业,但两级分化已经越来越明显,各家企业的经历可谓“冰火两重天”。

作为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可谓是“意气风发”。一边是与广汽、江铃、宝马、蔚来等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签约合作,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一边是上市之后就称霸创业板,仅用九天,市值超过老牌新能源汽车明星股比亚迪,成功跃升中国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龙头。

而另一边,则是沃特玛从7月1日起,全体职工被迫接受放假半年的现实。但就在去年,该公司还在前20强动力电池企业的榜单上名列第三,另外两家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现在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呈现出如此明显的两级分化状态?“E车汇”试着从目前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现状来一探究竟。

寡头垄断,两极分化明显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随之推动了动力电池企业的协同发展。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动力电池产销规模迅速扩大。2014年-2016年,动力电池产业增长率分别为368%、324%、78.6%。IEA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主要企业锂电池产能约124GWh,2018年底预计达到180GWh,且主要企业产能基本超过8GWh,但总体利用率仅40%。

面对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现象加上巨大的资金压力,许多中小企业将陷入产品定位低端、产能利用率不足和资金难以回笼等困局。其中以沃特玛为代表,该企业目前已公开承认出现债务预期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其对政策的补贴预估不足,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现象,如今正处于生死边缘。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量达36.24GWh,同比增长了29.4%。且今年的动力电池总装机电量仍在持续增长。5月份,全国共60家车企装机总电量约达4.5GWh,同比猛增213%。

国内装机量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合计约为3.83GWh,占整体的85%。拿前两名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来说,两家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44%提升到2018年上半年的63%。

如今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呈现出一家独大的特征。宁德时代市场份额提升迅速,已远超比亚迪约3倍之多,同时也对其他企业造成严重挤压,动力电池企业洗牌加剧。

政策调整,技术不足将被淘汰

随着6月12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正式实施,针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的提升,已有2000多款车型无法获得补贴,而对各大动力电池企业而言,政策调整可能涉及产品的二次开发,对动力电池企业的库存和现金流都会产生影响,压力又将增大。

从当前政策来看,补贴新政传递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企业拼技术、拼实力的节奏势必加快,跟不上节奏的企业一定会被淘汰。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排名靠前的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补贴新政的实施,将进一步鞭策企业加大对于技术方面的研究。补贴新政也明确了这一点,政策将继续向优秀龙头企业倾斜。

同时,补贴新政也使得新能源汽车成本短板相对突出,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如何降低成本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唯一手段,也是动力电池企业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加速退坡的背景下,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落后产能将被淘汰。

在国内电池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外国“狼”们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一块大蛋糕。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家发布的动力电池第四批目录开始,先后有AESC、三星、三洋能源等外资或合资电池公司进入推广目录。

韩国LG化学、三星SDI、日本松下等电池企业已经开始抢先一步布局中国市场,预示着其他海外动力电池企业也将快速跟进。毕竟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市场谁也不希望错过,均希望从中分一杯羹,这将导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更为加剧。

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在新兴行业里表现尚佳,但是依然需要加速消化落后产能的同时,提升技术创新,才能继续在2020年以后,乃至更远的未来取得一席之地,而现在的“冰火两重天”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有在梳理好自身,才能在外国企业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让中国汽车产业这一次难得的领先,持续保持下去。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