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汽车媒体有关纯电动汽车有‘硬伤’燃料动力电池车后来居上的报道。有一种你讲的都是事实,可结论就是拧巴的感觉。因此虽然是从一个业余的角度,也有抛几块砖的冲动,希望高人指点。
燃料动力电池车的后来居上?与纯电动汽车相比,燃料动力电池汽车由于没有传统内燃机相关装置,将节省数量可观的零部件。看不懂,难道纯电动汽车要传统内燃气的相关装置?当摆设么?
续航700公里,充氢3分钟,氢的制备、存储、使用安全性已基本解决。巨头们联手计划开发下一代燃料动力电池技术,以便在2020年投放市场。姑且不论性能是否如文中所说之好,商业应用是否如文中所说之快,至少在目前来说,在国际巨头的老窝里都还没能形成实用规模,我们凭什么不淡定呢?所以我非常不赞同最终都要走入燃料动力电池车的方向的说法。难道他们好东西藏着连自己都舍不得用,等着到我们这儿抢市场,争取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么?每一次颠覆性产业技术的升级,都伴随着大量的生产线淘汰报废,这是对社会资源巨大的浪费。我们没必要为了一个尚未明确的技术方向而像赌徒相同匆忙下注。弯道超车是我们的希望,伟大崛起是我们的梦想。但千万不要浮躁着急,我们踏踏实实不要乱,谁都阻挡不了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燃料动力电池车的主体结构
而迫在眉睫的情况是,我们2013年石油净进口已经超过美国,前列,对外依存度达58.1%,其中70%的石油进口要经过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再按这个模式发展下去,一旦国际形势有点风吹草动你懂的。所以我们没那么多时间等到下一代新能源技术成熟后再转型。现在就该做点什么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而从我个人角度看,氢气的制、存、用明显比用电要复杂、危险得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要大得多,远不如利用现有的电力系统来得简便。甚至假如采用低速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只要家用空调插座即可,基本没什么成本,不存在基础设施问题。而电力来源比较广泛,主力的火电、水电、核电,新兴的风能太阳能,都是在不断发展,任一种发电技术的进步都会让我们的电动汽车跑得更欢。
至于提倡考虑新能源车性价比的观点,我倒是非常赞同。借用系统建设中常用的采用适度超前、先进、可靠、优化集成的技术和设备的基调,具体的实体产业发展应差别于科研。
科研领域虽然有重点研究方向,但更应该保持百花齐放的包容性,要有形的手加以扶持,重视对各种技术路线前瞻性的探索,以盈利为辅。否则一旦研究方向过于集中,导致在其他技术路线上断代太严重,会面对抄作业都抄不来的尴尬。
而实体产业,尤其是站在全国的角度考虑升级换型,则应慎重。应发挥无形之手的特长,以盈利为主,用最少的社会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我认为的社会资源应包括现有技术的发展水平及现有生产规模投资的回报率,用市场化的手段找到现有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最佳平衡点。否则决策失误的后果就是大量产量报废,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弯道超车就成了个笑话。这种重大的投资失败,损失更是远超科研方向的错误。毕竟实验室内的试验失败还算可控,经济领域的投资失败可没那么多机会翻身。既然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硝烟未散,我们不妨在方向较为清晰的方面做点工作。比如在电控系统、安全标准、资源回收再利用等方面进行探索。无论哪种电池技术最后胜出,这些方面的成果也不会浪费。甚至可以以新能源产业培育为试验田,尝试一下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互间配合的新思路。毕竟是新产业,搞砸了损失也会小点。假如能为其他方面的改革供应相关经验,那就善莫大焉。
因此,我认为在政策制订层面不宜有过强的导向性。最好是最大化利用现有较为成熟的技术以及产量,以提高能源安全,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求为重要目标。尽量减少社会资源的投入,初步缓解新增出行需求对石油的依赖,静待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再举全国之力大力发展,扩展产量。就算晚一点又如何,无论是大规模投资的效率,还是我们山寨的能力,还是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说第二,谁敢说第一?光我们内部这个全世界都无法忽视的市场就足够任何一个车企吃得消化不良,还用得着担心没有自主品牌电动汽车的生存空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