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包负极材料呈现出多样性

2022-03-30      498 次浏览

锂离子电池包负极材料呈现出多样性,谁更厉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锂离子电池包负极材料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目前锂离子电池包负极材料已经从单一的人造石墨发展到了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人造石墨为主,软碳/硬碳、无定形碳、钛酸锂、硅碳合金等多种负极材料共存的局面。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是由负极活性物质碳材料或非碳材料、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胶合剂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而成。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储存锂的主体,使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嵌入与脱出。


锂离子电池包负极材料重要影响锂离子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性能等,负极材料的性能也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负极材料占锂离子电池总成本5~15%左右。负极材料种类上,包括碳系负极、非碳性负极。从技术角度来看,未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将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四种负极材料比较,谁更厉害?


控制“主场”的石墨


目前负极材料重要以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为主,这两种石墨各有优劣。天然石墨克容量较高、工艺简单、价格便宜,但吸液及循环性能差一些;


人造石墨工艺复杂些、价格贵些,但循环及安全性能较好。通过各种手段的技术改进,这两种石墨负极材料都可以‘扬长避短’,但就目前来看,人造石墨用于动力锂电池上占据一定的优势。


独占一方的石墨烯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因为质地薄、硬度大且电子移动速度快而被科学家广泛推崇,并冠以“新材料之王”的美誉。


行业内有关石墨烯用作负极材料的质疑也在不断发酵,假如将石墨烯用作锂电负极材料的话,要独立的上下游产业链、昂贵的价格还有复杂的工艺,尽管如此,国内依然有一些公司砥砺前行,知名公司已经开始布局石墨烯产业。


性能稳定的中间相碳微球


中间相碳微球具有高度有序的层面堆积结构,是典型的软碳,石墨化程度较高,结构稳定,电化学性能优异。中间相碳微球在倍率性能上高出天然石墨和人工石墨,用在航模、动力工具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它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决定了它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使用在锂离子电池包上加大了安全保证。但是其制作成本高,工艺复杂且容易被替代,因此中间相碳微球产销一直处于稳定地位,没有被过多的发展。


“新大陆”硅碳复合材料


硅负极材料理论容量比达到4200mAh/g以上,远高于石墨类负极(372mAh/g)。但硅负极材料却存在天然的缺陷,即锂嵌入到硅的晶胞内,会导致硅材料发生严重的膨胀,造成容量迅速下降,为了克服硅负极材料的这些缺点,科学家将硅负极和石墨材料结合在一起,硅碳复合材料由此而生,并被称为“锂电负极材料的新大陆”。但现在用硅碳复合材料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方式已是业界公认的方向之一。


四种负极材料虽各有千秋。但就目前的负极材料市场看来,石墨烯未来的发展捉摸不定。而近年来一直处于消费首位的人工石墨,也面对着高性能的硅碳复合材料的挑战,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头者特斯拉对硅碳复合材料的使用,必定会掀起一阵硅碳复合材料的热潮。而一直处于稳定地位的中间相碳微球,未来则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好啦,四种负极材料压根就别想分出胜负,因为他们在性能上各有优势,未来锂离子电池包负极材料市场或将重新洗牌。


随着锂离子电池包在各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逐步推广,各国以及各大公司纷纷加大研发力度。材料技术不断完善与锂离子电池研发加速融合,2018年锂离子电池包行业涌现出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喙头十足。我们就等着看吧。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