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轩高科迎来了“开门红

2018-08-04      1850 次浏览

1月17日,由国轩高科承担的“新能源汽车锂动力电池智能工厂(年产6亿安时锂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在合肥顺利通过验收。

据了解,验收专家组由国家工信部、安徽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安徽中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项目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验收要求和项目管理相关规定。项目将智能化装备数据采集端与ERP和MES无缝链接,建设锂电池智能工厂,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运营管理新模式,促进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创新,完成了项目任务书的各项内容,新增了年产3亿Ah动力电池制造能力。

同时,实现生产效率提高40.92%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1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5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8.16%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17.70%以上等指标要求,智能工厂核心作业人数减少至2016年水平的50%,双班运行低于100人,产品制造直通率提升至95%以上,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因此,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很显然,该项目验收后,将为锂电池行业的传统制造模式转化、走向智能制造新模式探索出一条有益的路径与解决方案。

在17日当天,国轩高科还接受了机构投资者调研,透露了公司三元811软包电池、32131高能量密度圆柱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进展,以及2018年产能扩张部署、与车企洽谈订单进展、产品定价情况、乘用车拓展战略等。

在技术突破方面,国轩高科承接国家科技部300wh/kg高能量密度重大科技专项目前进展顺利,公司已开发出三元811软包电芯,能量密度到达302wh/kg,公司目前已开始建设相关产品中试线,计划2019年开始建设产线。

此外,公司使用自主开发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量产32131高能量密度圆柱磷酸铁锂本年达到170wh/kg,且实验室开发产品目前能量密度已达到190wh/kg,性能指标行业领先,公司将尽快将该产品推向规模量产。

在洽谈订单方面,目前国轩高科一季度订单整体情况较为充足,产线较为紧张,2017年四季度至今基本处于满产状态,明显好于2017年一季度,且仍有客户陆续下单。

“同时多家整车客户已在与公司商讨全年动力电池采购合同,部分已确定车型与年度采购量,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尚待补贴政策落地确定最终采购价格。”国轩高科说,三元电池主要应用于300公里以上长续航里程乘用车,2018年价格保持基本不变。目前一季度动力电池销售价格基本与2017年价格一致,合同正式签署后公司会对外公告相关具体情况。

在产能部署方面,国轩高科现有产线2018年预计可以产出动力电池6.5GWh,2018年上半年公司还将有6-7GWh产线建设投产,其中三元622产线5GWh。因此公司2018预计全年最高产量可达到8-9GWh动力电池,具体产出将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计划,本年年底公司整体产能约可达到13-14GWh。

在乘用车战略方面,2018年国轩高科200-250kwh续航里程乘用车将继续使用公司升级后32131磷酸铁锂电池,扩大原有供应量。300kwh以上中高端乘用车型将使用公司三元622VDA电池,开拓新汽车品牌目录。

在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方面,国轩高科已与澳大利亚一矿业公司签署长期采购协议,采购锂辉石原矿,后在国内委托加工。经核算公司本年碳酸锂采购成本将大幅降低。

关于金属钴的方面,公司将继续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及三元正极镍含量比例,从而降低每kwh电池钴金属用量。本年升级后量产三元622电池产品,正极材料中镍钴锰三种金属比例已达到6.5:1.5:2,每千瓦时金属钴用量约为三元333电池40%。

在产业整合方面,国轩高科表示,2018年将是动力电池行业并购整合的关键一年,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平稳有序发展,公司目前整体财务状况较好,亦在考虑相关投资方向。

在未来技术储备方面,根据与国际一线整车品牌合作的产品要求,国轩高科正在美国和日本分别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生产技术工艺与生产设备,相关产品将使用半固态电池技术。将进一步大幅度降低电池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电池性能,具体情况涉密程度较高,目前尚不便公开。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