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动力锂电池,可以说,动力锂电池的技术水平是掣肘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动力锂电池的成本、技术、制造等水平,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续驶里程、性能、舒适度等。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公司要想在后补贴时代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在动力锂电池的技术研发上下足功夫。
近年来,我国动力锂电池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当前动力锂电池水平仍受制于材料特性、工艺水平、集成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尚不能完全满足纯电动汽车的要求。本文仅从围绕动力锂电池的制造领域,探讨亟需解决的痛点问题。
痛点一
相关标准规范不完善
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发展很快,而相关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周期相对较长,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和标准对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覆盖不全面,存在某些产品或某些技术领域缺乏标准或标准不能满足的情况,同时还存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跟不上发展要的情况。
例如在安全技术标准方面,国外由于相关标准出台时间较晚,因此比国内的安全技术标准更加完善、成熟,实用性更广,针对性更强,技术指标也更具先进性。而我国现行的安全标准出台较早,有很多要完善改进的地方,例如动力锂电池模块、系统对热失控的防热诱因测试标准等。
建议:制定、落实动力锂电池标准和行业管理规范,强化标准的规范化用途,进一步规范动力锂电池的市场秩序,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及配置。
痛点二
动力锂电池设计无规范
目前,动力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仍存在争议。去年工信部暂停三元材料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决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三元电池研发、使用的潜在影响,其是否合用的争论至今还在继续。此外,动力锂电池在设计上也没有统一的、可遵循的规范,致使不同公司的设计思路不同,同一公司的设计思路也经常反复修改,造成了电池性能上的较大缺失。电池厂商往往只追求其产品在某个方面达到最优性能,缺少对动力锂电池综合性能的评估及平衡,例如只追求动力锂电池的容量,这就造成了动力锂电池市场产品种类过多,质量参差不齐的混乱状态。
建议:动力锂电池性能的设计顺序要遵守三个原则:第一原则是安全、可靠、一致、耐久;第二原则是成本、循环、自放电、倍率、容量;第三原则是尺寸、内阻,高低温性能。
痛点三
制造工艺一致性差
动力锂电池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工序繁多,重要包括正负极浆料制备、极片浆料涂布、正负极片辊压、正负极制片及电池装配等环节,每道工序都会影响动力锂电池的性能。
但目前,动力锂电池制造厂很难把控每道工序的各个细节,以达到较高的一致性。以正负极浆料制备环节为例,物料配比和固液比不精确、原材料一致性差,导致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不能按正确比例充分混合并均匀分散;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的搅拌工艺、搅拌速度、搅拌温度、搅拌时间等都会影响浆料的分散性。而且,从目前的工艺水平来看,即便严格控制这些条件,对流体力学的性质也很难保持一致。
建议:制定动力锂电池大规模智能化制造路线图,包括立项研究电池制造工艺、制造方法、制造装备等;建立动力锂电池制造标准及装备标准;开展支持半固态、固态、锂硫电池工艺及装备专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