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动力电池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几乎每个月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TOP10的名次都会发生变化。
电池装机电量排名变化直观的反映了动力电池市场竞争的变迁。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据库》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动力电池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几乎每个月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TOP10的名次都会发生变化。而装机总电量TOP20的排名同比去年的变动幅度更大,动力电池市场整体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综合来看,2018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竞争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状:
1、头部效应凸显前两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比超过60%
2018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15.54GWh,同比增长168%。其中,装机总电量排名前十企业合计达13.52GWh,占整体的87%,较去年同期占比上升近12%,行业集中度日渐凸显。
在排名前10的企业中,宁德时代、比亚迪合计约9.86GWh,占整体的63.48%,较去年同期占比上升12%,行业龙头效益凸显。
其中,宁德时代装机电量6.53Gwh一家独大,配套车企包括宇通客车、奇瑞汽车、上海汽车、豪情汽车、北汽新能源等超62家主机厂;比亚迪以3.34Gwh的装机电量排名第二,依然以自产自销为主,尚未大规模对外批量供货。
2、装机电量TOP20排名变化大二三线竞争格局尚未形成
受补贴政策调整、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主机厂压价等多重因素影响,2018上半年动力电池竞争格局较去年同期发生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第5-20名企业排名的变化。
其中,在2018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TOP20排名中,共有12家电池企业的装机电量排名上升,亿纬锂能、万向、国能电池、智航新能源、天劲股份、力神、东莞振华等企业排名上升幅度较大。
而沃特玛、捷威动力、上海德朗能、哈光宇、浙江天能、天鹏电源、天丰电源等11家入围2017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TOP20的电池企业,则在2018上半年出现了下滑,其中沃特玛下滑幅度最大。
客观来看,2018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TOP20排名同比去年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补贴政策调整导致新能源汽车销售终端结构产生较大变化。
新补贴政策将获补贴门槛大幅提升,纯电动客车领域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40Wh/kg才能得到1.1倍补贴,纯电动乘用车领域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60Wh/kg才能得到1.2倍补贴,这对于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优势的电池企业属于利好。而产品能量密度无法达标的企业必将会被主机厂抛弃。
3、动力电池装机企业数量缩减
GGII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配套的电池企业共计78家,与去年同期有所减少,比2017全年减少近30家。其中,超过30家电池企业上半年的装机电量不足1万千瓦时。
高工锂电在2018全国巡回调研中了解到,补贴退坡及技术门槛提高导致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发展低于预期,同时上游原材料不断涨价,下游主机厂大幅压价,于是动力电池企业开始放弃相关业务,而这种现象在2018年体现得更为明显。
GGII预计,2018-2019年还会有部分企业在动力电池板块发展遇阻,而这些退出动力电池业务的主要企业或面临重归数码,转战储能,开拓小动力/低速车/叉车等领域,甚至倒闭清算。
据测算,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达到最高值155家,预计2018年将有50家左右企业被淘汰。
4、外资电池企业蓄势待发
在补贴退坡的趋势下,外资电池企业已经卷土重来,并将目光瞄准了无补贴时代。
GGII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在国内配套装机的外资电池企业有LG化学、AESC、三洋电池等,其中LG化学装机电量为18215Kwh,配套车企包括一汽大众、豪情汽车和上汽通用等;AESC装机电量为9945Kwh,配套车企为江苏常隆客车;三洋电池装机电量为9450Kwh,配套车企为长安福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装机配套之外,外资电池企业也开始再次布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例如,日前LG化学投资2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项目落户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计划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2019年10月开始实现量产,2023年实现全面达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动力电池32GWh。
同时,在2018年发布的几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也出现了配套LG化学、三星环新、FMC、DAU、AESC等外资电池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一旦进入推荐目录即可获得新能源补贴。
此外,三星环新、南京乐金、北京爱思开等中外合资电池企业也成功入围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这或将是一个对外资电池松绑的信号,给日韩动力电池企业重燃希望,同时也给中国电池企业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