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重重or乱象丛生?动力锂电池回收之路"道阻且长"

2022-01-19      648 次浏览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汽车产业的调整带来了革命性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锂电池将首次迎来规模化退役浪潮。


小作坊式公司混迹其中回收市场乱象迭起


近日,电池我国网的小编打开浏览器搜索"动力锂电池回收",发现页面上大量的"专业动力锂电池回收"广告充斥其中,有些公司广告甚至标榜自己可供应国内动力锂电池回收的最高价。小编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后发现,这其中很多所谓的"动力锂电池回收公司"尚不具备动力锂电池回收资质;还有一部分是挂靠在某些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的名下,回收类别也是五花八门。当小编再三要求查看公司相关动力锂电池回收资质的材料证明时,这些工作人员则表现得吞吞吐吐或顾左右而言他。


此前,就曾有专家对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表示过担忧,"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乱象丛生,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回收体系,商业化模式还在不断探索,如小作坊式的非正规回收渠道混迹其中,极大地扰乱了市场健康发展的秩序",同时,也极有可能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风险。


据统计,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退役报废的总量达7.4万吨,动力锂电池回收量仅为5472吨,只占报废动力锂电池总量的7.4%,动力锂电池回收率远没有达到预期,这其中就不乏有一些废旧动力锂电池流入非正规回收渠道。


未按"剧本"走向发展实际操作仍存诸多困扰


此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中也曾明确提出,将继续鼓励汽车生产公司、电池生产公司、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公司和综合利用公司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


部分业内人士看到政策利好,一边高呼"风口来了",一边加速抢滩百亿蓝海,并称其是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上最后一块"蛋糕"。按照这个美好的"剧本"走向来看,动力锂电池回收业的发展应该犹如"杨超越"一般锦鲤附体,全面向好。


诚然,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确实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区汉成就曾表示,"伴随着动力锂电池业即将迎来的大规模上升期,除车企、电池公司、原材料公司、回收公司外,很多资本也有意大举进军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但和此同时,我们也应在巨大的红利面前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性,动力锂电池回收产业链的构建必须要打碎臆想的幻境,接受发展过程中的重重考验,脚踏实地地稳步前进。


如废旧动力锂电池在经销商、消费者和二手车市场之间多次转手,飘忽不定的"行踪"加大了溯源难度;在终端市场,4S店作为动力锂电池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的回收数量并不可观;废旧动力锂电池型号多样、种类繁多,新增了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的难度;高回收成本、不稳定的回收渠道都极大地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回收公司参差不齐,暂未形成有效的监管措施等问题也在不断形成新的挑战。在动力锂电池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变得迫在眉睫。


回收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计,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累计退役报废量将达到12-17万吨,2022年市场规模或将超过300亿元。


动力锂电池规模化的报废潮汹涌而至,但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的建设依旧存在短板,这要上下游公司"协同",在以下方面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业健康稳定地可持续发展:


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回收线安全、环保;合理定价,降低回收成本;加快动力锂电池回收过程中相关标准的研究和立项,提高回收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完善监管体系,明确相关条例;有条不紊地推进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培育标杆公司,探索环境友好的商业化回收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的安全环保意识……


动力锂电池的回收之路"道阻且长",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同的困扰和挑战,但我们坚信"行则将至",随着回收技术的不断突破、回收体系的逐渐完善、回收规模的日益扩大……相信这些问题和挑战也将不再是动力锂电池回收业前行的阻碍。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