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充电锂电池能否打破电池公司"裸战"局面?

2022-01-13      417 次浏览

近日,电池我国网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获悉,发改委拟定汽车股比开放的时间表,2018年将取消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国内新能源车企将面对和国外公司更直接的竞争,这也将对和新能源汽车关系密切的动力锂电池公司造成巨大的战略压力。另据了解,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全面退出,届时如何在"无防护"和无补贴状态下和国际巨头展开竞争,必将是国内动力锂电池公司面对的重大挑战。


行业领头羊利润大缩水


数据显示,2017年,受动力锂电池产量快速提升和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CATL动力锂电池系统售价大幅降价,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从2015年的2.28元/Wh降至2017年的1.41元/Wh,累计降幅达38.26%。而在扣非后净利润方面,从2015年到2016年是上升状态,2016年为29.6亿元,而到2017年却下降到24.7亿元,同比下降约16%。


而根据比亚迪公布的2017年年度业绩报告,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变化影响,导致比亚迪业绩同比下降19.5%,毛利率比2016年下降3.93%。而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给比亚迪盈利带来的负面影响在2018前三个月更是明显,根据统计数据,净利润区间只有0.5亿元至1.5亿元,预估净利润将同比大幅下降75.2%至91.8%。


据了解,除了CATL、比亚迪等动力锂电池行业领头羊出现大幅业绩下降、利润缩水外,雄韬股份、多氟多、星源材质、安达科技、天赐材料、国轩高科、必康股份等多家产业链公司也出现了业绩增速放缓、净利润下降的情况。由此可见,动力锂电池行业的整体效益不容乐观,2018年也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异常艰苦的变局之年。


三元电池制造成本大幅攀升


目前,A0级以上新能源乘用车装配的电池主流为三元电池,即以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这其中钴金属作为关键材料发挥着异常重要的用途。在我国,钴属于非常稀缺的资源,我国目前已探明的钴的储量仅占全球总量的1%多一点,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刚果(金)拥有全球近70%的钴矿。据境外媒体报道,2018年一月,刚果(金)政府最新修订了矿业税法,将对钴矿征收双重税,其中基础金属的专利税将从2%提高到3.5%。并且随着全球动力锂电池公司纷纷瞄准三元材料,钴价持续走高,造成三元电池成本大幅攀升。有资料显示,2018年钴价将会突破80万元/吨。


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技术需突破


众所周知,动力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汽车的续航里程当然也就越长;动力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也表明其技术水平更高。国家科技部原部长万钢指出,要争取把动力锂电池单位能量密度提升一倍,把电池成本降低一半,使单位电池能量达到300Wh/kg以上,成本降至一元/Wh以下。


按照我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要达到单体能量密度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2025年单体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系统能量密度要达到350Wh/kg;到2030年单体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表明动力锂电池技术的突破任重道远。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技术突围


从技术发展潜力的角度考虑,三元锂动力锂电池在能量密度的提升方面具有很大的困难,行业权威人士认为,在理论上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具有广阔的可行性。专家表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除了具备传统锂离子电池优点外,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改进,其能量密度能够达到300~400Wh/kg。


能够达到45000次的循环,它的最高操作温度预期可能达到300℃甚至更高,它的电化学窗口有望达到5V,它还具备柔性强、回收方便等优势。


业内权威专家表示,"能量密度要进一步提高,现在就要考虑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要进行技术储备,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车用动力锂电池主导技术路线。"电池我国网了解到,比亚迪、中天科技等多家公司都已经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展开了布局。


技术领先是公司能够屹立于市场的根本保障。面对新能源补贴退坡、电池成本材料不断上涨、和国外公司"裸战"的新局面,能否加强创新,不断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将会是国内的动力锂电池公司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能否带来新一代动力锂电池技术革命,动力锂电池公司能否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