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上旬,共享电单车正式进入北京市场。考虑到电单车的优势,市场预测这一举措会将共享单车现有的“最后一公里”扩大到“10公里以内”,为百姓的实际生活提供便利。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共享单车项目商业计划书》数据显示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0.54亿元,用户规模将达425.16万人,预计2019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63亿元,用户规模将达1026.15万人。在未来几年,众多共享单车企业会持续入局,刺激共享单车向越来越多的城市延伸。有专家表示,目前风靡全球的共享单车浪潮将会迅速升级为共享电单车浪潮,共享电单车可能会成为一匹业界“黑马”,让众多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和整车、配套零部件企业“大展宏图”。
然而共享电单车带来的全是机遇吗?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共享电单车与其他自行车相对比,存在哪些优势。
共享电单车vs自行车、共享单车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2.3亿流动人口,其中80%在大中城市,对于人口本就密集的大中城市来说,通勤压力已愈演愈烈。在北京,上班族工作日平均出行半径为9.3公里,通勤时间成本居北上广深四城之首。而对于3公里以上的日常出行路程来说,乘坐地铁和出租车则会增加出行成本,自行车虽然方便,但长时间骑行会带来疲劳感。电单车则可以消除这方面的顾虑,节省骑行者的时间和体力。特别是炎炎夏日,电单车这种不费力的出行工具更受到人们更多的喜爱。
共享电单车vs电动自行车
首先,共享电单车采用了能量大、功率高、环保的锂电池,体积更轻,跑得更远,相比而言,传统电动自行车很多还采用体积大、能量密度低的铅蓄电池。2017年3月15日,囯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中国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白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电动自行车累计完成产量3215万辆,同比增长4.4%。另外,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市场保有量已近2亿台,仅上海就具有1000万辆。其中95%以上采用的是铅酸电池。但看似庞大的铅酸电池电动自行车群体,完全被锂电自行车替代还需要考虑传统铅酸电池自行车的回收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尽管人们对电动自行车有强烈的需求,在面对电动自行车的售价时,仍然难免有所顾虑,无法让每一个需要它的人达成“购买”。此时共享电单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想买有压力,想骑却没有”的市场空白。
以一台中等价位的电动自行车为例,使用期限两年,保守估计需要花费约5000元,其中:购置费2000元、每两年更换一次电池500元/块、停放费用60元/月、零部件维修费300元/年。“共享电单车”所特有的“共享模式”避免了这种“尴尬”。让消费者省去了花钱购买、日常存放充电、后续保养及维修,甚至停放时防偷防盗的各种问题。不但节约资金成本和额外支出,更便于“统一管理”,市场接受度高。
这块看似鲜美,名为“共享电单车锂电池”的蛋糕,又具有哪些问题呢?
共享单车乘着共享经济之风,以其随用随骑、网上支付的便捷性,迅速“俘获人心”。但共享单车在为市民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因市场纷杂,管理困难,也带来了许多“不方便”。单车乱停乱放、违规抢道的现象屡禁不止,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不够完备。短期激增的共享单车与相对落后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之间形成矛盾,出现了单车与行人、与机动车争抢路权的情况,既削弱了共享单车的便捷性,又增加了出行的危险性。此前央视新闻频道也报道过日本的共享电单车行业,因为管理办法规范,行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自律性极高。同样的情况在我国能否被复制尚且无法定论。如若长期保持井喷式投入,因“严重影响正常交通”被叫停的可能性也不无存在。
诚然,众多共享单车企业持续入局能够促使大量的共享电单车跟进,电单整车制造商的订单数量也会陡然剧增,表面上看上游的电池制造商会成为受益者之一。从基础层面看,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工艺相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简单,进入这一领域相对容易,对于未能进入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中小型动力电池企业,是很好的转型目标。但是受市场整合影响,尽管出口呈现出强劲的势头,现状却并不乐观。目前锂电自行车的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偏弱,据不完全统计,规模超过10万辆以上的企业不足5家,绝大部分规模在10万辆以下。
而纯出口型的锂电自行车企业则规模更小,显现出“有订单组织生产,没有订单放工”的经营方式。难以实现一定规模的系统化生产,大有“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和“一锤子买卖”的架势,这些情况都加大了共享电单车产业链中的不稳定因素,难以给中小型电池企业提供保障。
电池中国网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现如今大多数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将电池的“梯次利用”提上日程,一些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如超威,已经考虑将退役下来的汽车动力电池用于电动自行车上,未来这方面的应用就可能涉及到共享电单车。笔者斗胆试想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共享电单车车身上的锂电池很可能大面积采用梯次利用的汽车动力电池。倘若有电池企业将共享电单车作为主要应用市场,其势必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电池中国网在此提示,共享电单车可能成为电动自行车的又一大应用市场,但布局仍需谨慎。在投产前务必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包括深入的市场调查并分析,评估自身的技术现状,结合国情做出理性判断,切不可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