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份以来,认监委频频发布关于电动自行车的公示信息,由此可见电动车实行强制性认证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7月2日发布的《关于发布电动自行车产品由许可转为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安排的公告》中,仅提出3C认证的过渡时间,但是具体电动自行车的3C认证实施规则并没有公布。
而刚刚发布的《规则》则对电动自行车的认证要求进行详细阐述,意味着电动自行车3C认证要落地实施,并且认证方法和方式都有法可依。
其中,规则明确了适用的电动自行车范围,即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能实现电助动或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
另外,规则还规定了电动车产品强制性认证的基本认证模式为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获证后监督。而认证机构应按照相关要求规定来确定不同能力和等级的生产企业所能使用的认证模式。
生产许可证管理和3C认证有什么区别
目前,国内的生产管理主要分为两类制度,一类是生产许可证管理,一类是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
对于两类管理的区别,华南某摩托车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生产许可证管理,比较重视建高门槛,把小企业拦在外面,但达到之后,相关的监管并不多;3C认证则降低了对生产资质的细则要求,更重视出厂产品的管理,后者更符合现代化的的生产管理。
早在2017年6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对与大众消费密切相关、直接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等3类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3C认证),不再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
而包含电动自行车品类的助力车正位列其中,而助力车产品则包括燃油助力车和电动助力车,燃油助力车已禁止生产,电动助力车按照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即为电动自行车。
将电动车从生产许可证管理变为3C强制认证,可以理解为国家更加重视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目前3C认证机构有几家
CCC认证机构是由国家认监委指定,并且规定了每个机构的认证产品业务范围。
电动自行车3C认证实施规则将于8月实行,车企未来何去何从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指定机构共25家,而可以进行电动自行车3C认证单位有5家,分别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CAP)、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CCLC)、广东质检院和深圳质检院。
3C认证对整个行业而言是一次提高其规范化和品质的一个政策,行业将由价格战转向质量战,由高数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不管是对行业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同样,电动自行车转为3C认证后,意味着企业生产的所有型号产品都必须通过认证程序,获得认证证书后,才可合法销售。
这对目前产品款式繁多的电动车企业,无疑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总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对安全出行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提高电动车的安全标准,已成为保卫居民安全出行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3C认证的全称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其在提高电动自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同时,也符合国家降低交通事故率、保障国民交通安全的法规调整要求。
从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对助力车的强制性认证以来,电动自行车产品实施3C认证便提上了日程,随后认监委还发布《关于发布摩托车乘员头盔、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公告》,将摩托车头盔从生产许可证管理变为3C认证。
从提上日程到正式实施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无疑表明国家相关部门对电动自行车市场的极大重视。这也是基于目前电动自行车市场日渐高涨的消费需求与行业安全规范落后之间的矛盾出发的。
诚然,只有提高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标准,才能为电动自行车行业的规范发展带来众多的利好,更有望为广大城市消费者的安全骑行、品质骑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