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七月是个多事之秋。就在这个月,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有关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文章中,温总理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指出该行业存在无序发展、缺乏核心技术和各自为政的问题。但是,有人据此得出总理并不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结论,我认为这是误解了领导的想法,假如不加以匡正,关于我国汽车工业真正的发展将有釜底抽薪般的危害。
温总理指出国内的电动汽车开发“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以及国内公司开发电动汽车时“重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的问题上,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是什么并不十分明确,“现在重点发展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是不是最终产品,并不十分明确”。
按照我的理解,这是中央领导关于当下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内容的一针见血的批评。先前的“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希望我国能够在电动汽车上获得突破的初衷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国家如何把钱投到这些项目上去并能够切实地开出花结出果。
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也正如总理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国内不少汽车公司通过“重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的办法干出了一些电动汽车,由此,国家的专项资金拿到了不少,真正的核心技术却没有掌握在手。
我再次强调,这就是真实的问题所在。很多厂家发现,我们并不要真正弄懂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就能够从国家拿到钱,而且拿到这个钱的渠道很多。为何2009年国家推出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后2010年这个数字又扩大到了25个,因为聪明的商人能够从中掘金,而学费都是国家来出,至于技术则不是此中要考虑的核心要素。
于是新能源汽车的狂潮更加凶猛。2010年前,我国官员在讨论新能源汽车时,一直将混合动力、电动和燃料动力电池技术相提并论,但去年初各级政府对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开始情有独钟,对电动汽车较混合动力汽车更强有力的补贴政策说明了一切。中央政府推出补贴后,省市级政府也承诺给予补贴。
我想说的是,不能因为种下龙种收获跳蚤就怀疑自己当初种下的不是龙种,我们要反思的是自己的种植方法是否妥当,以及提醒自己是否有的人仅仅依靠种植龙种就能够获利。
必须承认,一些反思已经在进行。去年八月,16家在多个相关领域的大型国企组建了电动汽车联盟,计划联合开发电动汽车和相关零部件,并建设充电站。某种意义上,这是对以往相关研究的一种更正,只不过这种更正很不彻底。今年开始,科技部的相关资金的发放给予了下面更多自主权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其间投机商人的利欲熏心还是随处可见。
我猜想,温总理的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他一定不希望倒洗脚水同时把里面的孩子一起倒掉,我们一定要意识到电动汽车的发展确实是我国汽车工业赶超国外的一个机会。
《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将刊登系列文章来对此进行论述。本期文章《警惕电动汽车沉默的声音》已经提到,假如我们现在转向,那么我国汽车制造商不仅要在电力传动系统的相关技术上,如电池,电流换向器等方面赶超西方汽车制造商,而且同时还要在传统的内燃机发动机和相关零部件上赶超西方汽车制造商。这将给我国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目前已经在传统汽车技术上挣扎。
目前关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我国手握着一个类似的机遇。大家都期待着第一辆成功的电动汽车是来自于我国。假如走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路,这将永远都不会发生,因为当第一辆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路的时候,每一个西方汽车制造商都已经拥有了可以量产的电动汽车了。
最后必须要说的是,现在我国许多厂家对电动汽车的理解还只是将传统汽车更换动力总成系统,还没有从电动汽车本身以及它对未来交通的革命性改变的角度来思考,内心里关于自己做电动汽车的未来悲观失望,而这种失望情绪不幸也被我们的总理捕捉到了。所以现在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掉头回去,而是如何更好地把握方向,同时规范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汽车工业实现一次真正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