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产业链各方如何抱团取暖?

2018-07-29      1058 次浏览

3月19日,“后补贴时代的动力电池市场前景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动力电池材料、电池制造、新能源整车等领域的专家,同与会的200余位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代表,共同就“补贴退坡,动力电池产业链该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万吉表示,近两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究其原因还是受政策影响较多,尤其在每一年的12月份,这一影响明显地表现在当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上。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动力电池产业飞速发展,也正因如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政策为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等相关产业存在的“大干快上”等行为“降温”。


尽管补贴将逐步退坡,但陈万吉认为,未来几年,动力电池产业仍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其次是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未来很可能将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与车辆公告进行关联管理;再次,动力电池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前期政策对于市场的相关影响,同时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将会进一步增加,这也是动力电池企业需要关注内容。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张寿波着重同与会代表分享了他在动力电池质量管控等方面的一些经验和观点。在他看来,动力电池企业要想“基业长青”,就必须重视质量管理。而对质量好坏的认同度是与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密切相关的,因此动力电池企业要想把质量搞好,就一定要先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求。


后补贴时代,应用端对于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的要求将进一步提升,为了拥有更好的质量,张寿波建议动力电池企业应该从研发阶段开始进行规划,加大前期的各方面投入,以确保后期产品不会存在质量问题。质量决定未来,只有确保产品质量,企业和产业才可能有未来。


湖北省汽车学会副秘书长雷洪钧就2017年动力电池成本如何下降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及补贴退坡等政策,要求2017年动力电池成本下降20%左右。而在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要求降价的“双重夹击”下,动力电池企业如果不顺势降价,只有出局。作为对策,动力电池企业必须要练好“内功”,推动产品技术升级,抢占高端市场份额。除了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其他零部件同样需要降价,只有这样,新能源汽车才会比传统汽车更具竞争优势,也才能更好地得到推广。


对于后补贴时代如何降成本,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原诚寅则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全产业链共同思考、共同解决的问题。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推动电芯及模组的标准化、布局电池回收再利用、实行NEV积分、延伸下游服务等方式,从整个产业生态圈的不同方面来切实降低成本。


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副总裁江俊伟也提出了与原诚寅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通过自动化、大规模和标准化生产,可以大幅降低相应成本投入;而建立完整的全产业链,同样也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除了从产业角度思考后补贴时代的动力电池业的发展,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魏学哲教授还从技术角度分析了动力电池组在一致性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他表示,后补贴时代,动力电池组一致性的提升,对于新能源整车的安全性和比能量不无裨益。他建议可以从均衡的角度出发,通过均衡电池组的内阻,来提高整体模组的一致性。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苏金然则表示,后补贴时代,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仍将向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确保安全性等方面发展。对此,相关研究已经在高比能量正极、负极和更安全的隔膜、电解质等方面展开。此外,苏金然认为,其他化学体系电池是否会取代锂离子电池,也将是未来动力电池技术的研究方向。而对于现有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深挖,也很可能成为缓解动力电池企业成本压力的重要手段。


本届论坛还举行了题为“补贴新政下的产业链如何协同发展”的圆桌论坛,天津力神总裁秦兴才、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原诚寅、超威创元副董事长孙延先、当升科技副总经理陈彦彬等,就动力电池产业链如何协同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圆桌论坛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高级顾问方建华主持。


对于协同发展的问题,秦兴才表示,目前上游涨价下游压价导致动力电池行业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协同发展方面,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作为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值得行业企业学习和借鉴。


原诚寅从整车企业角度提出建议,希望动力电池企业首先要准确了解客户需求,其次要跳出行业的小圈子,用新的商业模式来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


孙延先则提出,由于近几年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成本已经被挤压得很低。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整车企业、电池企业能否“协同”降价,通过共同降低成本的方式,应对“降本需求”。


陈彦彬表示,钴等上游原材料资源的过度集中,导致了新一轮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动力电池企业是否一定要采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技术路线?能否可以从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均衡发展,规避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对此方建华也建议,通过发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等行业组织的桥梁作用,让上级主管部门了解产业的实际情况,以便制定更合理的产业规范政策。


除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实现产业链成本的整体下降,也是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应积极关注的一个问题。方建华表示,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而言,是一个颠覆性的产品,因此我们不能按照传统汽车的思维去发展,要从商业模式、服务模式、运营模式等角度去创新,要构建出一个新的模式。对此,他认为目前注重体验的“共享经济”可能对新能源汽车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运行里程、使用用户、运营方式等方面都与传统汽车应用模式完全不同。未来推行“共享模式”很可能对动力电池产业链偏高的成本压力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