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型太阳能电池的优势和商业化面对的挑战

2021-12-02      785 次浏览

目前全球多数硅晶太阳能电池都采用传统P型标准制程,但P型电池在转换效率达到22%后,即面对资本及技术投入边际效益率递减效应,转换效率难再有效新增。因此太阳能厂开始将目光放在次世代的N型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上,其中又以异质结(HeterojunctionwithIntrinsic,HJT)电池,以及指叉状背接触(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IBC)电池两种技术最具有潜力,本文将探讨此两种N型太阳能电池发展状况,供应相关业者参考。


目前能量产N型太阳能电池的厂商,仅有SunPower与Panasonic两家。图为SunPower的太阳能板。图/路透


太阳能发电成本的下降,来自两大重要因素。一为制造成本的下降,二为太阳能电池与模组本身转换效率的提升。在商业竞争下,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逐年往高效率发展,从早期平均约15%左右,以每年0.5%左右的速度逐年新增。目前全球绝大多数的硅晶电池皆采用P型,但在效率达到22%后,效率提升的空间已有限,面对资本及技术投入边际效益率递减问题。


效率有优势的N型电池


虽然P型电池发展遭遇瓶颈,全球太阳能厂仍面对需求端仍不断追求效率提升的压力,产业界将目光放在次世代的N型太阳能量产化上。


重要N型硅晶太阳能电池重要包括,HJT、IBC和N-PERT/N-PERL电池三大类。这三种均带有N型晶硅电池的特点,例如:少子寿命高、无光衰、弱光效应好,但其中又以HJT及IBC因为提升效率的潜力最大,受到关注度最高。各国厂商无不纷纷加紧研发速度,重要太阳能国家政策也加以政策扶持。但至目前为止,能成功量产并商业化销售的,只有日本Panasonic以及美国SunPower两家公司。


其中HJT电池是距离实现大规模量产最近的次世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其优势不仅在于能量转换效率高,还在于制程简单、高温下发电效率衰减小、可使用薄型化硅晶圆、和低模组封装损失、可双面发电等多种优点,成为次世代最被看好的电池技术。而IBC电池,P-N结和电极全部置于电池背面,消除了电池正面栅线的遮光,新增转换效率,可达到23%以上。但其制程复杂,机台设备投资大,使成本几乎为传统电池的两倍以上,因此如何降低IBC制造成本,是目前各国开发重点。也有实验室开发出同时结合HJT+IBC两种结构之电池,并实现了25.6%的全球最高效率,是晶硅太阳电池有机会实现的最高效率。而第三种电池N-PERT/N-PERL结构简单,最大程度保留和利用现有传统P型电池设备制程,量产化困难度最低,但转换效率没有前面两种电池高。


而根据国际太阳能技术路线图ITRPV2016所做的预测,指出随着IBC、HJT等电池新结构,N型单晶电池的效率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市场占有率会逐步新增。并随着雷射、离子注入等技术的量产化,HJT太阳能电池将可望在2026年超过10%市场占有率,IBC背部接触式达12%。而传统的P型电池市占率将逐年降低。


商业化的挑战


虽然HJT太阳能电池具有许多优势,但在商业化量产上,仍面对挑战要克服:


新增设备机台与制程要求严格:与传统P型电池制程不同,需新增薄膜沉积机台。要制作非晶硅与晶体硅沉积,对制程环境要求严格。除此之外,磷扩散制程要达到适合洁净度要求、并有效的钝化。


低温模组封装技术:由于HJT电池的低温制程特性,不能采取传统硅晶电池的高温封装法,要开发适宜的低温封装技术。


高品质的硅晶圆材料:高品质的硅晶圆材料需求,将使购料成本上升。


至于IBC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挑战,来自于量产化成本的下降:


背面指状交叉状制程与离子注入技术的量产化:IBC电池的核心技术是如何在电池背面制造出良好的指状交叉状的P区和N区。传统作法是利用液态硼扩散和微影制程,但要高温制程且均匀性较差,要多道复杂制程。半导体产业中常用的离子注入技术,虽均匀性较佳、结深精确可控但成本高昂,如何达到量产化,是目前最具挑战的关键议题。


雷射加工困难度:利用雷射的高能使局部升华在电池背面开孔,但制程带来的硅片损伤影响接触电极。因需精准定位新新增工时间,降低生产效率,量产化仍是瓶颈。


最初市场仅有SunPower与Panasonic两家厂商投入次世代N型太阳能电池量产上,但随着HJT电池专利到期,与各国投入研发降低IBC电池生产成本下,近年来国际大厂如Tesla(SolarCity)、韩国LG,我国大陆英利等公司,也纷纷投入N型电池开发。


厂商方面,也有公司开始投入。其中以新日光开发HJT电池最为积极,目前已有试量产成果,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将有50MW可进入产阶段。其他公司如元晶也宣布俄罗斯机台厂IZOVAC,共同研发HJT太阳能电池技术,但仍在研发阶段。


N型电池效率与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量产化及成本下降是目前最要解决之议题。假如导入成本过于昂贵,最终发电成本仍无法与传统型太阳能电池抗衡,而无法快速渗透市场。在目前P型太阳能电池一片红海竞争之下,厂商在制程调整、良率开发、参数优化、量产化相关相关经验,皆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假如能在次世代N型太阳能电池上站稳脚步,将可有效建立技术进入门槛。(本文作者为资策会MIC产业分析师)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