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遇到电动汽车,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在日前举办的“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暨国际展览会”媒体沟通会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刘金良言简意赅地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未来,汽车就是载着一块电池的移动空间。未来的汽车可以很便宜,甚至不要钱。但是所要的服务都要收费。比如位置服务、导航服务……
刘金良认为,未来汽车有几大特点: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作为汽车制造商,或者说未来电动汽车的制造商,假如不参与到未来出行的研究当中,无疑将会被淘汰。就像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相同,只把手机当成通话工具,所以都被淘汰了。汽车制造商假如到今天为止,还将汽车当成把人类从A点移动到B点的工具,就会像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爱立信相同消失。
未来的汽车是什么呢?刘金良认为,汽车是载着一块电池的移动空间。就像手机已成为人们移动生活的服务终端相同,未来汽车也可以像手机相同很便宜或不要钱,预存话费就能拿到。但是你所要的服务都要收费。比如说位置服务、导航服务。未来,当你快到目的地时,汽车可能会向你推荐三个停车场,向你推荐五个充电桩。这些服务都要收费。
未来的汽车将致力于给用户更好的客户体验。比如,现在一些高档车型上都有驾驶员座位记忆,不过,这个记忆只限于一辆车上,未来,这个记忆可能存在云端,今天,用户打一个专车,把云端上的座椅记忆发过去,上车时,座位就调节好了,并且车子会说:“欢迎×××再次光临。”同时,用户每天收听的新闻也打开了。刘金良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并不难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电动化、网联一定会给用户这种美好的体验。”
目前,很多汽车公司都意识到了未来出行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比如大众公布了自己的第十三个品牌——MOIA,就是专注于出行的品牌。吉利的出行品牌叫“曹操专车”。而提到专车,刘金良又大胆设想,当用户叫车时,假如有3辆车在他附近,A车很近,但车头对着用户,B车稍远,但在隔离带对面,逆向行驶,C车最远,但车主朝向用户。假如叫车软件派A车来,A车要两次掉头才能接上用户,用时可能得20分钟。B车要一次掉头,用时可能要15分钟,而看起来最远的C车根本不用掉头,可能30秒就能接上用户。如何才能做到派车时,考虑车辆行驶方向,将最快赶过来的车派给用户呢?刘金良坦言,目前还做不到,还要很多的技术解决方法。而有些电动汽车专车或网约车,司机借口电量不够取消订单的情况,目前已有解决方法,系统可以设定为车子的电量低于10%,少于25公里的续航里程就不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