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自然资源日益紧张和环保压力日趋加大的现状,“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词汇正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蓄电池作为一种可低成本再生利用的“资源循环型”能源产品,其报废后的回收利用率能够达到98.5%以上。因此,蓄电池已成为我国工业产品循环利用的典范。
蓄电池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打造与创新,除了推动蓄电池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外,有关我国其他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也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借鉴用途。但由于此前经历的无序发展,使我国蓄电池产业并未真正形成规范、健康、有效的循环利用模式,众多公司均在摸索中。在蓄电池领域起步较早的超威,就是其中之一。
能让蓄电池产业链条实现循环,重点在再生利用环节。目前蓄电池的回收再生技术多为火法和湿法两种。曾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万吨废旧蓄电池进入回收环节,但是通过传统火法技术进行回收,约有20万吨的铅和其他金属元素流失,成为无法再利用的废渣,同时出现的铅蒸汽、铅尘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相较而言,湿法回收技术较为环保,但仍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
针对蓄电池循环利用中“再生”这一关键环节,超威在2013年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成立项目小组,致力于废蓄电池再生方法的研究。2014年四月,被称为“原子经济法铅回收”的工艺技术,通过了邱定蕃等5位院士及相关行业协会的联合鉴定。该工艺不仅可将铅回收率提高到99%,减少再生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还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益。这一工艺的研发,为我国乃至全球高效、无污染提炼再生铅,供应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为蓄电池回收再利用供应了新的方法。
从蓄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链向上延伸,“回收”同样至关重要。而且,在国家下大力气整顿再生铅冶炼环节存在的行为之后,蓄电池回收再利用链条的“瓶颈”,已经转移到回收环节。我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相关专家曾指出,废蓄电池已经成为再生公司争先竞价购买的资源,特别在局部人口密集地区,非法公司高价收购,导致很多正规再生公司面对“缺粮”的尴尬局面,无法与非法产业链竞争,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在“如何回收”这个问题上,超威同样进行了缜密布局。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电池生产商和供应商,超威在全国拥有30多万个蓄电池销售终端。借助这些销售终端,超威构建起庞大的废旧电池回收网络。目前,超威已经在北京、天津、山东等10余个省市启动了逆向回收的渠道与平台,从而推动蓄电池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016年,超威与湖北金洋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自身在电池生产、销售、回收网络及回收工艺等方面的优势,与在铅回收再生方面有着丰富实践相关相关经验的湖北金洋公司进行强强联合,建立回收试点基地,共同推动我国蓄电池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2017年五月,超威与上海鑫云贵金属再生有限公司、上海有色网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三方利用各自在蓄电池生产、回收网络、回收渠道、大数据及线上资源等方面的不同优势,打造上海蓄电池回收利用模式,并为全国蓄电池公司生产者责任延伸体系建设做出示范。
据统计,2016年我国废蓄电池出现量达400万吨,蓄电池循环再利用形势紧迫,尽管有关构建完整、健康的蓄电池循环再利用产业链条,业内仍存在诸多问题待解,但以超威为代表的主流蓄电池生产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蓄电池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