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正在从人们眼中的酷炫科技步入日常生活。在这关键时期,该如何制定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的策略?
在日前召开的201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上,专家给出的思路是,当前氢能发展的基础是清洁经济的氢源,重要动力源于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的规模效应,未来更应拓展能源领域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比如储能电站、分布式电源和清洁能源消纳等。
氢燃料动力锂电池要大发展,便宜的氢源、50万辆汽车、多元应用都不可少
首先,建立低成本的氢能供应系统,是氢能产业能否大规模发展的基础。氢源产业链包括了从制氢、输储、储氢和加氢等一系列应用,但假如缺乏有经济性的足够氢源,其他一切都免谈。当前氢源、加氢站的建设是发展氢能产业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
同时,清洁性也不容忽视。氢能是二次能源,可以从一次能源例如化石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生产。在目前的条件下,虽然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基于其化石能源的前提,始终与发展清洁能源的初衷,未来仍需探索清洁经济的制氢方式,比如电解水制氢。
具体在氢源的选择上,各地区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和工艺技术进行选择,比如有的地区没有天然气,就不能选择天然气转化。同时在制氢技术路线选择上,也没有固定模式,不能把上海的情况套到广东来,也不能把张家口的模式用到武汉去。
氢燃料动力锂电池要大发展,便宜的氢源、50万辆汽车、多元应用都不可少
其次,要靠交通领域的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带动。截至目前我国有5000辆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占全世界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的25%。现在全我国有33家氢能上市公司。国际氢能协会预测,未来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将会占到汽车保有量的20%。从世界能源结构来看,到2050年氢能将达到25%的占比。
世界汽车组织第一副主席、我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不同发展阶段提升的重点和方向会有所不同,明确当前阶段为培育期至关重要。在市场化初期培育阶段,要有适当的数量和规模,希望国家能够明确把“2025年左右累计生产50万辆”作为一个规划目标,在产业化推广的阶段由政府遴选几个重点区域、重点突破。设定50万为目标可以保证几个重点区域内都达到10万辆左右的规模,使得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研发、生产和氢的制取、输送、供应系统都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从而有利于实现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和产业链发展。
同时,将氢能产业的培育聚集到重型商用车的应用不仅具有规模效应,也会通过规模化的制备、储运、加注链条促进氢能成本大幅降低,也有利于政策领导、相关标准法规的完善,以及相关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是推进多元化应用。从未来看,氢能应用场景广泛,不应仅仅限于交通领域,包括基于MCFC(熔融碳酸盐燃料动力锂电池)技术的储能储能电站,基于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动力锂电池)技术的分布式电源,以及与消纳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紧密结合的相关技术,也应具有广阔空间。
据了解,本次大会由科学技术部指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我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主办,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全面支持。